第2009章 打捞

    第2009章 打捞 (第2/3页)

属货币。”

    张楠走了过去,看到其中一个筐子内有不少银币,随意看了看,基本上是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行的摩根银币,居然还有枚相对罕见的1895年的货色。

    其它品种的也有,甚至还有几枚金币,以10美元与20美元面值的双鹰金币为主,最小的是枚2.5美元“四分之一金鹰”。

    这时马丁-拜耳道:“艾伦先生,这些都是在保险库隔壁的舱房内发现的,那原本是船上的邮件邮包储存库。

    所有有机物都已经消失,我们推测这些有可能都是寄往欧洲邮包里的财物。至于这批银币有近200枚,可能是寄给地中海舰队某个人的。

    因为按照历史记录,当时在北非海岸,相对于纸质美元,阿拉伯人更容易接受贵金属货币,交易起来更方便。”

    美元纸币携带是方便,但一帮美国大兵如果在北非地区消费,当初可不是任何商家都能接受纸质美元的。

    难道从小贩那买一小筐苹果,然后要人家接受纸质美元?

    兑换当地货币是有地方,可不方便不是。

    有这摩根银币就方便了,当时大半个地球范围使用的各色银元大小重量都差不多,银含量差别也不是特别大,基本上都是9成上下。

    这摩根银币含银量低一些,号称9成,其实不少才8成2多些,但那些阿拉伯人也不知道不是,肉眼也看不出来。

    银元谁都认识,币值计算还方便,哪都能用,那帮子美国水兵、军官在地中海沿岸时,就喜欢兜里揣几枚银币出门。

    除了金银币,还有几件被海水浸泡腐蚀得品相有些糟糕的首饰,这些将来会通过拍卖手段出售。

    张楠不需要这些,但就算自个不要,打捞公司也会经过核算后,留下几枚作为留档,每一次打捞时都会如此操作,作为打捞公司的记录。

    其它框子内换七八糟的东西不少,怀表有好几个,甚至还有指南针、显微镜、平底锅

    邮包内涵包罗万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