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老子又不是间谍

    第一百七十三章 老子又不是间谍 (第2/3页)

天的人不多,听着说话的人里操俄语的最多,德语的也不少。

    当飞机降落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后,三人拉着旅行箱到了海关检查口子。

    苏联的海关人员制服同军队制服差不多,检查也很仔细:连相机后盖都要打开查看。

    因为手续周全,海关也没为难这个奇怪的组合,还算顺利。

    不过过海关这一段,让张楠想到了电影《火狐》中的一段镜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扮演的美国飞行员冒充商人身份进入苏联,海关人员检查他的随身行李,结果翻出个半导体收音机来。

    “你在我们这还想用这个收听你们那些可笑的节目?”--这是海关人员的话。

    剧情里那个收音机似乎里边还别有乾坤,不过电影里的检查人员没看出来,最后还给了伊斯特伍德扮演的“假冒商人”。

    昨天张楠都很想搞个收音机试试这个桥段,看看苏联海关会不会为难自己。

    不过那片子是美国人拍的,绝对不会说苏联人的好话,想想还是算了。

    出了机场海关,在专门的窗口换了卢布,就得打算前往莫斯科城区。

    这里到莫斯科城内还有二十多公里,得坐出租车。

    “关哥,过会咱们去出租车站,找到停着的车绝对不要先问哪里去不去,直接坐进去再说!”

    “为什么?”

    张楠笑笑,道:“因为我不希望你想着要杀人!”

    这下关兴权和项伟荣都感觉奇怪了,坐个车怎么能和杀人联系到一块?

    “莫斯科的出租车司机其实都是国家公务人员,平常跑多跑少没多大区别。如果你在车外问他,有些可能根本不会理你,随便你怎么问!说多了还会骂人,特别是据说对华夏人的态度很不友好,没办法,二十几年的宣传后遗症很难改,而且骂的话会很难听!”

    这就是原因之一,据说对各个国家的人都有一套不同的骂法,这会可有不少人吃过这亏!

    张楠很难想象,要是有个老毛子敢骂关哥、话还很难听,那最后会发生什么!

    “不过只要我们不打招呼坐进去了,那就不一样了。因为那时我们成了乘客,司机就有义务立马进入工作状态,这时他们的态度就会变得完全两样。”

    很奇葩是吧?

    这会的苏联就是这样。

    果然,在出租车站,看到所有乘客都是一言不发坐进车内,没一个先问东问西的。

    张楠三个也是坐进去再说!

    “去马涅什广场的莫斯科酒店。”一上车坐好,关兴权就对司机简单的说了一句话。

    那名司机收起刚才还在看的报纸,看了眼这三名亚洲乘客,按下计价器出发。

    80年代的莫斯科其实和东柏林差不多,只是更加繁华些。而且如今还是九月初,天气虽然已经很凉爽,但还不冷,也算是最适宜来这里的季节之一。

    街面上的小轿车、电车很多,那些苏联人看上去非常自信!张楠算是真正亲眼看见了这个红色帝国最后的辉煌!

    记得上辈子有一次出差回来,同事和自己说了一句:“昨天苏联没了!”

    那一瞬间的滋味竟然很难形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