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9章 暴利的貂皮贸易

    第1919章 暴利的貂皮贸易 (第3/3页)

外兴安岭和大兴安岭一带,是当时重要的貂皮产地。

    而沙俄依赖貂皮转手贸易,满清也很重视貂皮供应。因此,双方才在雅克萨干了一架。当时,双方谁都不觉得那儿的冻土有啥价值,只是看重那里的貂皮而已。

    此战的最后结果,就是满清保住了外兴安岭以南的貂皮产地。而沙俄,则控制了外兴安岭以北的北山野人活动地区,以及尼布楚地区等貂皮产地。

    之后,满清和沙俄各搞各的貂皮。甚至,因为满清貂皮需求过大,还向沙俄进口貂皮。沙俄也需要清朝的茶叶,也愿意拿出部分貂皮交换。而当时重要的贸易口岸,叫恰克图……

    ……

    马林打算控制永宁寺一带,就是打算在那儿沿着黑龙江收购貂皮。然后,贩卖到大明或者欧洲。

    他正愁着自己手里没啥明朝人看得上的货物呢,通过海路在庙街永宁寺设立收购貂皮的贸易点,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而跟当地索伦人、野人女真人甚至北山野人们交易的商品,马林也有打算用欧洲粗羊毛做的呢绒和毛衣,作为主打产品。

    马林已经打算搞工业革命,准备插手毛纺业。不过,细羊毛他手里不多,只能暂时去收购便宜的粗羊毛。而粗羊毛做出来的呢绒和毛衣,固然质量一般,可耐造而且保暖,绝对是生活在苦寒之地的索伦人、女真人和北山野人所需要的。

    此外,铁器、铁锅和刀剑弓箭什么的,也是重要的交换物资。只要有这些东西,就不愁从索伦人、女真人和北山野人那里换不到足够的貂皮。

    而换到貂皮后,无论是运到那边卖给明朝人,还是运回欧洲卖高价,都是不错的选择。

    按照白格日等人的说法,每年整个索伦本部所在的地区,总共能产出几万张貂皮,光是名贵紫貂皮就有几千张。但因为没有门路,只好卖给大兴安岭南麓的蒙古科尔沁部,以及科尔沁东边的海西女真乌拉部。而后来后金崛起后,很早就对乌拉部动手,就是为了抢夺貂皮资源。同时,皇太极时期,又征服了科尔沁部,完成了对貂皮资源的垄断。

    此外,5人还告诉马林,如果在奴尔干城的永宁寺设立收购点,不但能收购到索伦人的貂皮,还能收购到外兴安岭以北的北山野人的貂皮。只要肯在夏季派船去山北的沿海地区走一遭,起码能收获几千张貂皮……

    马林听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要知道,貂皮在大明起码十几两银子一张。但是,和当地交换时,用价值一两银子或者2两银子的铁器和棉袍,就能换过来。而且,那些卖貂皮的还感激不尽。因为,貂皮在他们手里根本没有销路。

    如此一来,若是能垄断外东北的貂皮贸易,一年起码能收获上万张貂皮!

    1万张貂皮啥概念?运到大明去,至少能卖十几万两白银!这还是普通的,没算上那些紫貂皮的价格。如果算上那些高价值的紫貂皮的话,总价值应该超过20万两银子。而交换这些貂皮,所需付出的物资,顶多一两万两……

    “这买卖值,干了!”马林擦了擦嘴角差点流下来的口水,下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