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8、登基为帝

    838、登基为帝 (第2/3页)

朱卫才会在第一时间给张辽补充了兵力。

    至于其他各部各军则要慢慢加以编整了,现在天下的局势变化了,有些地方也是没必要继续驻军了,也就要改变军队的驻地了的。

    比如淮南寿春、徐州彭城这边,原本因为是位于前线才会让黄忠、太史慈两军坐镇,如今这边既然已经成了朱卫的腹地,那只需要派驻二线部队维护地方安全就行,无需让黄忠、太史慈所统领的主力军驻守了。

    同时张燕、臧霸以及许都这边的刘辟、龚都所部军队也要加以整编,朱卫不可能让他们的军队还属于他们的私军状态。

    如今天下几近一统,朱卫自然要在军事上加以控制,故而朱卫索性将各部军队都集中去了洛阳。

    在表面上朱卫倒也寻了很正当的借口,朱卫将在公元200年新春在洛阳重组中央朝廷,之后便会进行一次大阅军,以作新春之贺,所以大军一同集中到洛阳,自然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私下里朱卫又放出了消息,其实朱卫将在新春之时登基为帝,故而大军集中到洛阳也是为了朝贺朱卫登基的。

    朱卫要登基的事情,确实也不是随口说说的,以如今朱卫的声势也到了该登上至尊之位的时候了。

    虽然眼下朱卫还是以摄政明王的身份,用大汉朝廷的名义发布着各种旨令,然而朱卫上面并没有什么大汉天子,这个时候自然也不会有人跳出来自称是新的大汉天子了。

    如此天下无主,也没人可以威胁朱卫的上位,可以说朱卫登基,便是舍我其谁之势。

    如果朱卫还不登基为帝,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拖延,引出更多的野心家,弄出更多的乱势来,只有朱卫登基之后,有正统名义的新朝才能顺势稳定天下了。

    故而朱卫还在邺城稳定北方局势的时候,贾诩、田丰、鲁肃、徐庶等等智谋之士便已经开始对朱卫劝进了,此外在襄阳的王语嫣也是送来书信,同样是劝说朱卫可以在洛阳登基了。

    所以朱卫没有推脱,心头也是做好了在200年新春登基的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