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六 张申岳的决心

    一四六 张申岳的决心 (第2/3页)

吏配合的也挺顺手。”

    庞雨反而楞住,看了他片刻,嘿嘿一笑:

    “不错?那要看你怎么定义‘不错’这个概念了——我们在王家庄只需要破坏,而破坏永远是最简单的——带领一伙子平民,抢劫和瓜分了一家大户,仅此而已……当然这本来就是我们的目地,可以说是干得不错。但是,之后呢?老张,在分完田地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你关注过吗?”

    不等对方回答,庞雨站起身来,在后面的柜子里翻寻出一堆新地契,直接把它们摊到张申岳面前:

    “这是老严他们送来的存档副本:有些人还没拿到地契就把它卖了,做契约的时候直接要求写上了新买主的名字!而另外一些则是转手雇佣了原来和自己一样穷困的贫农做佃户,地租田赋还跟原来收的一样多——仅仅因为后者运气不好,没赶上我们的分田。”

    张申岳不相信的翻看着那些文件,脸色却是越来越白:

    “不应该的……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这才是正常的结局。”解席终于也开口,“以那些农民的见识,这是他们唯一能想到的上进之路了。”

    手指点着几张契约,上面明显都是同一个人的名字,同样也是姓王,庞雨哼哼冷笑:

    “如果善于经营而且运气不错的话,若干年以后,这就将是第二个王大户,一个和原来一模一样的循环,除了户名更换以外没有任何改变。”

    “我们可以教导他们……”

    张申岳仍在坚持,但声音已经低下去很多,庞雨很无奈的摇摇头,继续反问:

    “教他们什么呢?……农会?合作社?还是人民公社?这些制度在我们自己的那个社会成功了吗?而且最重要一点——这边有多少人懂这个?除了咱们这十三个现代人,还有谁能听懂这些名词?谁还知道它背后的寓意?就算我们十三个人统统支持你,就算我们都知道应该怎么推行这些制度,我们各自带些人分散下去,大概一人能控制一个村,充其量可以掌握住十三个村子——然而可能这么做吗?琼州府还要不要了?商业渠道还要不要发展?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可不仅仅是农村!”

    一连串的质问让张申岳瞠目结舌,他原本是做好准备,想和庞雨好好辩论一下关于方针路线的选择问题,却不料对方根本不跟他谈这些,直接举出来一大堆实际问题。而且还都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还是缺乏基层干部啊。”解席在旁边叹了口气,“所以从一开始我就说: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人才队伍,明王朝的官僚体系终究不能依靠。”

    “但我们的发展步伐却不能因此而减缓,我们不可能停下来慢慢等人才。所有一切,都只能因陋就简,立足当前。”

    庞雨放下手中文件,坐到张申岳对面,正视着对方:

    “从搁浅登陆的那一天起,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立足于当前允许的条件。到现在其实也是一样……老张,如果说当年那批开国元勋有什么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觉得应该是实事求是,立足于本地实际——王明不顾当时中国的国情执意要学习苏联,明显是犯了教条主义错误。那我们跑到明末却非要照套当年土地革命那套政策,难道不是一样的教条?”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