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一 新琼州(四)

    七三一 新琼州(四) (第3/3页)

就算传到大明对他也没什么好处,更何况眼下琼州府可是短毛的地盘,在他们的地盘上公然说这种话,那是等着夷三族呢!

    短毛还确实做出了反应,同样是这位赵立德赵老爷亲自上门,代表“组织”去跟程府台谈了一下子。这回谈了什么倒是没人知道——程府台清醒过来后,听说其言已经泄出,在万分惊恐之余,却也不忘亡羊补牢,严厉清理了家中仆役,于是没人再敢传小话了。

    但谈完之后原本举家待死的程老爷倒是恢复了正常,该干嘛干嘛。官也照当,酒宴也照赴,好像一点没受到这番醉话的影响……嗯,影响还是有一点的:短毛财政部门扣发了他几个月的津贴,理由很有意思,既不是造反也不是谋逆,而是听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俩字儿——“泄密”。

    这则轶事流传的并不广,听到的人也多半只是将其当作一桩笑话奇谈而已。但在那些议员们心中可就不是这样了。在亲身体验了议会所代表的权威,以及议员这个身份所带来的便利之后,他们对于程府台的愤恨和郁闷完全可以感同身受——只不过是从相反的角度。

    议会设立的时间还不太长,绝大多数议员还不太了解这个新事物,也就是说他们还不怎么会利用议会这个工具为自己,或者是为自己所代表的集团谋取利益。提出的议案和动议并不算多。

    不过,这段时间的经历至少让他们清楚了一点:哪怕其它什么都不干,仅仅光是履行一个“监督”职责,作为议员,他们也可以名正言顺了解本地政务的运行情况,或者说:本地官府所做的一切事情,只要不是涉及到机密的,都需要向他们报备!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随时可以对本地事务指手画脚,意味着他们本身就已经是官府的一部分!确如赵老爷所说,短毛这是把官府的权威分了一部分给他们,而且还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那一部分!

    作为正副议长,许敬和莫大鹏两人对此感触尤深。原本他们虽然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户,是传承了几代人的大家族,但类似于他们这样的坐地户土财主,在大明朝比比皆是,只要家里头没人混官场,没有官面上的支撑,那就永远提心吊胆,不要说什么家境殷实,满门富贵,那随时随地都可能易手的。

    不要说堂堂四品府台,那对他们而言简直好像天上人一样,就是一个主簿,一个县尉,在他们面前都是能横着走的。甚至,不需要是正儿八经的朝廷经制官员,只要是城中任何一个披着官皮的,都可以找上门来敲诈勒索一番。如果不想家破人亡的话,那就只有老老实实破财消灾。否则事情一旦闹大,被那些掌权者找到机会,小麻烦立刻会变成大祸事……多少年来,耳闻目睹,这种事情从来不在少数。

    所谓“灭门府尹,破家县令”,灭的破的,不都是他们这种大户么!一般小门小户的,谁看得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