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题目显蹊跷

    第516章 题目显蹊跷 (第2/3页)

,考生还要把自己祖上三代的祖籍写上去,最后才是开始答题。

    纪宁最关心的不是四书五经的题目,而是自己的试卷和草稿纸是否有缺损的问题,在确定无误之后,他跟外面的兵丁打了招呼,兵丁这才安心到一边继续守候。

    而对于贡院内一万一千多名考生来说,这次的会试也正式拉开帷幕。

    ……

    ……

    纪宁收拾心情,先把目光落在三道题目上。

    先是两道四书文,第一题,是孟子题:“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第二题,则是中庸题:“舜其大孝也与!”

    两篇题目,让纪宁的第一感觉是不难,因为这两道题目都是简单的出自《孟子》和《中庸》,而没有强改句式或者是从别处拼凑,也就不是什么截搭题。

    也是到了会试这种场合,虽然出题更加宽泛,但同时也对出题人有了更高的要求,皇帝和文庙需要选拔怎样的人才,你们就应该出怎样的题目,而不能投机取巧出一些“******”的截搭题。

    只要是四书中的原文题目,在回答上都不会很困难,主要在于理解方面。

    一道题目,只有能明白要考察的方向是什么,才能开始破题写文章,纪宁看到这两道题目之后,先所想到的,不是这两道题目到底应该怎么破题,而是想,这两道题目分别是出自于两位主考官中的谁。

    张玉珏和苏中愈,虽然都是主考官,学的也都是儒家思想,但他们在学术思想上还是有一定不同的,主要就在于对政见的不同。

    纪宁如果是从题目本身来考虑,也根本猜不出题目是出自于谁,但如果是从题目的寓意中来挑选的话,纪宁大概也就明白了。

    因为张玉珏对于中庸之道不太推崇,所以让张玉珏来出中庸题不太现实,所以第二题中庸题应该是出自苏中愈,那所有考生必然会直接猜想,第一道题目应该是出自张玉珏。

    但纪宁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