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第三场策问

    第520章 第三场策问 (第3/3页)

位藩王崇王和惠王也都对权柄虎视眈眈。

    但在时政的策问题上,却并未涉及到这么敏感的话题,这也在纪宁的预料之中。

    纪宁心道:“第一道策问题,涉及到前朝的皇储之争,其实就在影射当下皇储之争,但如今毕竟是有太子在位,在会试中公然将舆论导向于这种话题,必然会引起士子中的风波,所以会试中也并不涉及到当下的皇储之争。”

    两道策问之时政题目,一道涉及到南北学术之争,这也算是很尖锐的话题了。

    第二道,便是四海来朝天下大同。

    这两道题目,纪宁觉得出的还算有水平,因为在会试中,考生都会遇到南北之争的问题,而且朝廷为了平衡江南江北的进士数量,甚至也规定在会试中南北考生各录取一百五十名的规矩,而殿试则没有任何限制,就是在这三百名贡士中选取,没有南北之分。

    纪宁的观点,是才学不分地域,不能为了一地的学术思想落后,就要给他保送几个人到进士的位子上,这本身就是在学术中不公平的现象。

    至于四海来朝天下大同,则更好像一个为皇帝和大永朝歌功颂德的题目,纪宁不想去做阿谀奉承之人,他在这种题目上,所涉及的仍旧是“居安思危”,并未一味去迎合皇帝和朝廷的胃口。

    五道题目全部完成之后,第一天仍旧没过去,他又仔细端详了一下那十道算经的题目。

    在看过之后,他还是很失望的,在他看来,那十道题目最多算是“小升初数学考试题”,最多是涉及到了一点概率的问题,在纪宁看来也没有多复杂。

    这种题目,他分分钟就能做出一百道,而且一道都不带错的,但因这时代数学思想还停滞于一个瓶颈的时期,使得这些题目在普通未接触过系统数学的人来说,显得太过于困难。

    纪宁原本想把题目的答案都写上,想想还是算了,因为他实在不想用这种“奇淫技巧”的方式进入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