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治大国如烹小鲜

    第173章治大国如烹小鲜 (第3/3页)

是兵部尚书文季师,后面跟着户部尚书余哲明,刑部尚书柳玄远,礼部尚书李孟昶,工部尚书赵士德。及每部三位侍郎,约有二十多人。

    武将之位,首席两人是定国侯林枭,禁卫军统领雷杰英,后面包括几名叫不上名字小将,与文官对比,武将处于弱势。

    也看出来,燕国人才之缺乏,不过,自邙山赶回的拓拔羽,亦在武将行列,地位还稍稍考前。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加起来不足五十人。然朝中人尽皆知,帝国核心人物,依旧那么几个,余下之人,办好自己手中实务就行。

    只是,今日林枫不这么看,燕国官员并不充裕,很多人身兼数职,不少机构组建起来,相关人员却迟迟不能就位,这就是弊端。

    “拜见皇上!”

    林枫坐在正位,摆摆手:

    “众卿平身——”

    “谢皇上…”

    文武大臣,分列两边,站稳身形,林枫也不啰嗦,开门见山直说:“今日早朝,仅商议两件事,第一,燕国新政继续推行,即日起,开始逐步深化,细化,废奴隶制,解放人口,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统一度量,货币等。

    新政经过两年推行,燕国无论经济,军事,还是百姓生活,均有弥足长远进步,不过,这些还不足。今日,新政再深化,细化,是为更好巩固燕国今时今日取得成就,让燕国整体国力更上一层楼。”

    林枫继续道:“治大国如烹小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燕国内务制度,不能按部就班,必须推陈出新,依燕国旧制,差点令燕国有灭国之祸,必须彻底根除糟粕。战国时代即将来临,再看周边诸侯列国,那个没有燕国强大,要想在夹缝中生存,就必须忍常人不能忍,受常人不受之苦。

    燕国四面强国林立,仅有目前成就,尚不足苟且偷生,更何况争霸图强,物竞天择适者生,燕国因循旧制数百年,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环境了,若不及时深化,细滑新政,变革止步于此,恐怕两年来取得成就,又会付之东流,诸位爱卿说说,当初生死存亡之际,燕国该不该推行变革,该不该富国强民!”

    林枫言之凿凿,朝堂之人,多数认可其说法,新政颁布两年,燕国变化,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然而,林枫一句,废奴隶制,耕者有其田,就让朝中不少老人,尤其在燕国的拥有势力的人,心思沉重起来。

    这两件事情,与废贵族萌荫,设立军功制,科举制无意,全是在剥夺老贵族手中特权,若族人不能及时适应,数百年的好日子就过到头了。

    不过,有人反对,自然有人称赞,那些因为军功,科举提拔上来的人,自然拥护继续深化新政,唯有继续打破旧的框架,建立新的框架,燕国才会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正所谓,不破不立,就是这个道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