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出路

    第一百零五章 出路 (第2/3页)

他是矿业出生,这是本行,并不算困难。

    然后众人又七手八脚,搭了一个遮雨防潮的窝棚,又用苫布将火药桶盖好,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曾英的兵马才会来到,得做好久置的准备。

    王欢留下马新田和十个人,带着够吃十天的干粮,在山顶守着火药,马新田沉稳,有他在,必定万无一失。

    “此处离万寿谷八十里,如果重庆府兵马神速,来不及报与我知晓,你可自行下令炸山,无须等我的命令。”临走时,王欢向马新田面授机宜。

    马新田一如既往的板着脸,将头略略一点,说了一个字:“好!”

    响鼓不需重锤,这一个字就代表着责任,对马新田来说,一字足矣。

    王欢毫不怀疑马新田的办事能力,此人除了刻板了一点以外,拥有合格军人的一切素质,并且忠心耿耿,一旦他认准了的人,绝对不会背叛,这一点和李严非常相似。

    如果自己有一天身陷险地,下落不明,马新田一定会和李严一样,奋不顾身的来寻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想起李严,王欢又是心头一沉,时间已经过去两个月,李廷玉依然下落不明,自己也派了几队人出去搜寻,却连李严都找不到,不知这两人如今身在何处。

    长叹一声,王欢甩甩脑袋,领着余下的几个护卫,上马离去,朝万寿谷奔去,那里还有一摊子事儿呢,千头万绪的工作,都需要他来拍板。

    ……

    回到万寿谷的时候,已经是七月十五日,王欢不顾劳累,立刻又领着许铁柱和一干文吏,风风火火的投入到城池建设和田地耕耘当中。

    行走在阡栢纵横的田间,一亩亩水田已经成形,从山边水潭里用巨大水车引来的山泉水,顺着宽三尺三寸、深一尺五寸的石砌水渠,潺潺流到每一块地里,肥沃的泥土和上等泉水,将荒芜的谷底变成了稻米之乡。

    “大人,引水造田,一共得到上好水田一万五千余亩,按照每户五亩地的原则,分给了首先入谷的三千户,这三千户,都是愿意在我万寿城落地生根的流民,他们老家已经破败不堪,无意再回去,非常可靠。”文吏周成不温不火的翻着一本边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