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定国的愤怒

    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定国的愤怒 (第2/3页)

城中居民,这年末时节,家中无粮,没法过日子了,准备回乡去投靠族中亲友的,不想在此处碍着军爷们行程,罪该万死,还望军爷恕罪。”

    “无粮?城内不是有赈济吗?怎么会无粮?”紫袍人皱眉疑问道:“官仓前几天还拨了一批粮食,你们没领到吗?”

    那老者懵懵懂懂的愣住了,不安的扭头瞅了瞅跪在一边的家人,然后茫然的略略抬头道:“军爷,小的们在这城里住了半辈子,从没见过官仓放粮啊。”

    “嗯?”紫袍人的眉头皱得愈加深刻,几乎将两条眉毛拧在了一起,脸色也变得铁青起来。

    他不动,跪地的饥民们也不敢动。

    一个骑士走上前来,附耳在紫袍人身边轻声道:“将军,平东将军已经在府中等待了,我们这一路上光询问这些百姓就耽搁了好长时间,末将怕平东将军等得太久,等下面子上不好看,是不是该走了?”

    紫袍人不耐烦的挥挥手,那骑士立刻躬身退下,紫袍人想了想,复又将他召回来,说道:“给这几个人照刚才的规矩,留点东西。”

    言罢,他翻身上马,一抖缰绳,一声暴喝:“驾!”猛踢马腹,五花马长嘶而起,四蹄翻飞,眨眼就奔出去老远。

    身后的一群骑士鱼贯跟上,其中一骑在经过跪在道旁的饥民时,丢下一块东西,随之一个声音从跑远的马上传来:“这是安西王赏你们的!”

    饥民们跪在地上,待得骑兵们走远,才敢爬起来,那老者向前几步,捡起刚才骑士丢下的东西,惊讶的发现,那是一块足有五两重的现银。

    几个饥民惊喜的聚在一起,那老者眼泪横流,手捧银锭,带着家人一齐跪下,面向尘土飞扬的骑士去处,磕头不已。

    而那一队骑士,头也不回的一路向前,疾驰而去,奔入了壮丽的锦官城内。

    成都城又名锦官城,传说三国蜀汉时期,成都的织锦手工业特别发达,被称为蜀锦的丝织手工艺品驰誉全国,是蜀汉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成为蜀汉政权财政收入的大宗来源。因此蜀汉王朝专门设置锦官以管理蜀锦生产,并且特别筑城以保护蜀锦生产,故而被称为锦官城。

    锦官城筑于宋代,在宋末元初的拉锯战中多次被焚毁,后来明初曹国公李文忠奉朱元璋之命入蜀,叹于成都的地势关键,重新夯土筑城。至洪武十八年,朱元璋感到“蜀之为邦,在西南一隅,羌戎所瞻仰,非壮丽无以示威仪”,于是命景川候曹振开始大规模修缮城池,后来为抵御越演越烈的农民起义,历经都督赵清等人的多次经营修缮,到崇祯年间,成都城已经成为墙宽两丈五尺、高三丈四尺的巨城,内以黄土加糯米汁混合夯实,外加青砖包裹,牢固程度等同于现代的混凝土,引内外江环绕,设有五门,每座城门外建新月门一座,门上建有门楼,四角建有角楼,傲立于成都平原之上,宏伟无限。

    李定国驱马由南门进城,马不停蹄的直奔城中心,那里原是大明蜀王府,在崇祯十七年八月,张献忠攻下成都,末代蜀王朱至澍自杀后,这里就成了大西国的王宫,张献忠为显慷慨,将巨大的蜀王府外围四个院落封赏给了四大义子,作为他们的王府所在。

    四大王府按照分封的东西南北顺序,依次位于王宫四角,平东王孙可望的府邸,正好位于东面,李定国熟门熟路,径直打马而至,到了王府门外,甩蹬下马,长驱直入。

    入得二堂,一个国字脸短胡须的壮年大汉,正乐呵呵的站在二堂台阶上,等候着他的到来。

    “大哥,小弟来迟,累大哥久候了。”紫袍汉子李定国快步上前,拱手向孙可望道。

    “哪里,三弟平贼辛苦,往来跋涉,那才叫受累,大哥守在城内,坐享其成,何累之有?”孙可望双手接着李定国,将他迎上堂去,坐在椅子上,自己挨着他坐下,亲热的问道:“怎么样?父皇交代的事情办得还顺利吧?”

    李定国喝一口丫鬟奉上的燕窝汤,随口道:“不过土贼而已,成不得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