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六章 夜郎之地(二)

    第三四六章 夜郎之地(二) (第2/3页)

    禹王宫又称水府阁。坐北向南。中轴对称。原有牌楼式山门、戏楼、两厢、正殿、后殿等。现戏楼及东厢房已毁。占地面积约1540平方米。建筑面积1428平方米。内有石、木雕刻图案多种。禹王宫正殿、后殿均有大梁题记。正殿大梁题记为:“皇清嘉庆贰拾年岁次乙亥立”,即公元1815年;后殿大梁题记为:“皇清乾隆乾隆肆拾伍年岁次庚子立”,即公元1780年。这是迄今发现的石阡境内现存最早的古代木构建筑。

    看完了禹王宫,又去看了启灵桥。

    启灵桥又名“石阡大桥”,位于城西北龙底江上,东抵汤山镇平桥街北端,西抵临江楼南侧,古设木桥于此,名“河下桥”。明万历十年(1582),知府袁亮创修石墩,架木为梁,取名“启灵桥”,但遇洪峰骤发,仍有冲毁之虞,清乾隆二十年(1757),知府时廷霭倡议募捐建石拱桥,经七年而竣工,共十一拱,全长一百四十米。桥上建高亭,翼鳞凌空,若长虹卧波,飞龙饮水,景观极美。桥墩呈分水尖状,可减少洪水冲力。两端拱高七米余,相向递增高度。至桥中心孔高为十米半,利于主流排泄,拱顶悬“斩龙剑”一把,意在镇慑蛟龙,免致泛滥雨水。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同治元年(1862),洪水泛滥,河水冲毁西岸三孔,遂加强木以渡,维持了15年。光绪四年(1878),郡守陈柱安、增生夏纯花倡议募捐复修,得以修缮。民国前期,桥上亭圮。解放后,经省交通部门勘定,该桥属全省大型桥梁之一,注册定名“石阡大桥”。自六年代起,政府对桥塘墩、石栏进行了加固,并改两端石阡级处为木杵桥梁,后又改为混凝土板桥,至此全桥增为十三孔跨,全长一百六十九米,高八米,桥面宽五米,安全载重十吨,为县城至省城贵阳的必经之公路桥。

    上午的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游完启灵桥,吃中饭的时间便到了。

    导游黄桂蓉与蒋副会长商量之后,找了一处特色餐馆,吃了一顿特色餐,让吴总等人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糯糍粑粘黄豆粉,田理麦觉得武陵山中的饮食没有多大差别,那糯糍粑粘黄豆粉他也吃过。

    中饭结束时,田理麦买了单。

    吃过午饭之后,黄桂蓉对蒋副会长说道:“蒋会长,下午我们只去看红军的指挥部行不?上午的时间安排太紧了,下午松散一点!”

    蒋会长笑着说道:“好,小黄,今天整天的日程,你上午将时间赶了!”

    “蒋会长,今天的行程,本来就只需要大半天时间,等会儿看完之后,让吴总他们休息一下!”黄桂蓉说道。

    蒋会长笑着开玩笑说道:“吴总,我们小黄挺体贴你的!”

    吴总笑笑对黄桂蓉说道:“谢谢小黄!”

    一行人坐车来了石阡县城中心的长征路东侧。

    黄桂蓉一下车,便讲解道:“石阡,是一个古老的地方,但它更是一块热土,无数的革命先烈长眠在了这里。下面我们参观的是红军团总指挥部旧址。

    “这处旧址是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由经堂、神甫楼、修女楼三个建筑所组成。红军军团总指挥部及司令部旧址为南楼;石阡会议旧址为经堂;红军的许多高级将领等领导人住址为批楼。

    “石阡是革命老区,红军长征曾两次过境,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的丰功伟绩。红军第一次到石阡是1934年7月,当时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一部主力,根据中央命令,从湘鄂西根据地出发,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转移西征。在这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