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八章 明白用意(二)

    第四五八章 明白用意(二) (第3/3页)

    豌豆开花双对双

    鸭子过河腿儿矮

    你再唱呃我来跟你解

    ……”

    让田理麦没有想到的是罗叔叔竟然也会唱山民歌,他讲到激动处是边哼唱边讲述。

    田理麦看了看蒋雯雯说道:“雯雯,我们火龙坪凡是老一辈的人都是能够唱几句山歌的,我爷爷会,我大伯、二伯也会,倒是我从来没有听过我爸唱过。”

    “麦,那是怎么回事,按说爸他也是能够哼几句的?”蒋雯雯说道。

    “可能是我爸他身有残疾,从小没有心情学唱山民歌吧?!”田理麦猜测道。

    罗叔叔停顿了一会儿之后,继续说道:“坠入爱河的青年男女总有对不完的歌,从《望郎歌》、《一根竹子巅搭巅》、《一对八哥朝南飞》到《十爱》、《十想》、《十二时》……以歌为媒,私定终身,并互送订情物,男送女的有戒指、象牙梳、绣花针之类,女送男的或一双青布鞋,或一双绣花袜底,或一只剌了绣的荷包。真是月上柳梢头,别时两依依。

    “女儿会以歌结缘的青年男女分手之后,很难有机会见面,林子里的歌声变成一种美好的回忆,变成吊脚楼边一种永久的思念:

    “辰时姐绣花,

    想起奴冤家,

    不知落谁家?

    心中乱如麻。”

    大胆的痴男怨女有时也摆脱家人的跟踪,偷偷地幽会,以消难抑的思念之苦:

    “午时到姐家,

    姐儿在绣花,

    丢下花不绣,

    起身去筛茶,

    哥哥你来哒,

    丑时郎要去,

    扯着郎的衣,

    不做山中的无情鸟,

    不听笼里的黄昏鸡,

    天亮奴送你!”

    很多痴情的土家妹子由于封建家长包办了她们的婚姻,使她们在女儿会上酿成的爱情美酒变成了流不完的泪水:

    “六杯酒儿斟三双,

    上瞒爹来下瞒娘。

    瞒住哥哥和嫂嫂,

    免得奴家守空房。

    三杯酒儿进花园,

    手攀花树泪涟涟。

    花开花落年年有,

    哪有人老转少年?

    十想我的命,

    命运不如人,

    堂前高挂一根绳,

    早死早脱生……

    “树叶儿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又不知过了好多年,女儿会变了,变成了这里土家青年向往的‘女儿会’。在‘女儿会’上开始了对歌相亲。其程序分为对歌相亲、考验定亲、拔河争亲、拜堂成亲四部分。土家青年男子向自己心仪女子发歌,以歌代言,倾吐心中爱慕之情,姑娘若看中男子,则向自己的如意郎君抛香袋。另外,土家青年男子以拔河比赛竞选女婿,准姑爷要过吃土家盖碗肉、抵竹竿关,男女双双“边边会”。另外,哭嫁、撞铁门槛拦车马等风俗也别有情趣。小伙子看中了人家姑娘,就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方父母若同意后,就择吉日由女方哥嫂、弟妹陪同看男方家里,叫‘看门户’。满意同意婚事就订亲,双方家人请人‘合八字’,并将男女双方合的八字写在一幅纸上,各执半幅作为婚约凭证,叫‘换庚贴’。换庚贴后,男方根据女方长辈多少,准备相应的信(肉)、茶食(酒、面条、饼干等),由长辈或哥嫂弟妹陪同到女方家认亲、行礼。自此,男方都要到女方家朝拜。婚事确定后由男方筹备彩礼,女方置办嫁妆,由媒人去女方家商量成婚一事,叫‘求喜’。在婚期的头天,男方将彩礼送到女方家叫‘过礼’。晚上,男方宴请亲朋中未婚子弟九人伴新郎饮酒欢歌叫“陪十弟兄”。

    “土家姑娘在出嫁的头天晚上,须将脸上的汗毛扯净,将头发在脑后梳成圆鬓插上玉簪,叫‘上头’(也叫扯脸),然后设宴由九名未婚女子陪宴叫‘陪十姊妹’。陪‘十姊妹’一般都是新娘的闰中密友,陪将要出嫁的姑娘聚在用几张大桌子拼成的台子旁,即兴歌舞,表达姑娘们对将要成婚的伙伴的祝福与依依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