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盐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十五章 盐 (第1/3页)

“盐?”史东回忆了一下,“我没记错的话,海德拉村每年都要上缴3万磅粗盐。那里虽然不缺柴火,但人手不足,你还能扩大生产?”

    “确实是3万磅盐。”对于史东能马上记起这种事,格里菲斯毫不意外,自己的父亲可不是那种对领地撒手不管的人。

    “因为粮食产量太低,海德拉村的赋税一直是用盐和咸鱼来抵扣的,每年的税额是粗盐3万磅,咸鱼2000磅,咸肉1000磅。至于产量的问题,父亲大人您不用担心,我打算采用晒盐法。”格里菲斯终于把计划了许久的打算抛了出来。

    泰坦尼亚的海盐生产,绝大部分地区使用的仍然是落后的煮盐法。

    最典型的例子,比如海德拉村,在赤水河南岸的伐木场边上,就常年架着几口大锅,农闲时节由服劳役的村民轮班煮盐,一年下来,出产的粗盐大约有4万磅。

    除了大部分要上缴到加洛林堡,海德拉村剩余的盐大多用来制作咸鱼和咸肉。因为保质期长,腌制品的销路很广,海德拉村的村长威廉,正是通过向路过的商船出售咸鱼咸肉,才能保证村子里不饿死人。

    伊利亚半岛两面沿海,并不缺盐。绝大部分贵族的领地内,食盐基本都能做到自给自足。比如说加洛林男爵领,依赖海德拉村每年上交的3万磅粗盐,差不多能满足领地内所有平民的需要。

    至于贵族和职业者,大多吃的是品质更高,也昂贵得多的矿盐或者池盐。

    据格里菲斯调查,目前伊利亚半岛的粗盐价格,大约在2枚银狼1磅左右,不算贵,但也不便宜,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产业。

    “晒盐?”史东跟格里菲斯有差不多的习惯,思考的时候喜欢摸下巴,“听起来倒是个好办法,但你确定可行吗?”

    “应该没问题。”格里菲斯不敢把话说得太死,不过他还是很有底气的:“我问过村长威廉,他说海德拉村每年夏天到初秋这四五个月,雨水很少,要不是有赤水河,庄稼就更难种了。”

    格里菲斯见史东有点拿不定主意,主动保证道:“父亲大人,无论晒盐法是否成功,我都保证上缴的3万磅粗盐分毫不少,这样您总该放心了吧?”

    3万磅粗盐,市价大约3000金龙。虽然格里菲斯觉得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