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决战定军山!(四)

    第五十七章决战定军山!(四) (第2/3页)

、架海紫金梁,没想到刚刚出师北伐,连汉中郡都没踏进去呢,就先折损了一人!

    出师未捷,先折大将,这不是好兆头啊!

    话又说回来了,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军人战死沙场本是一种归宿,与敌同归于尽更是壮烈之举,还可以作为忠烈榜样、激励蜀军将士奋勇作战!

    问题是,从装束上可以看出,跟张苞同归于尽者不是什么曹军大将,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卒,腰间还裹着一块围布,显然是个做饭的火头军!

    这就像是下棋,自己用一个大车,换了人家一个小卒,说出来颜面无光,传出去笑掉大牙,更别说鼓舞士气了,不泄气就不错了!

    “你们老实交代,张将军武艺高强,又有众多死士跟随,怎么会被一个火头军杀死呢,偷袭又是怎么失败的?”

    ……

    “回禀诸位大人,张将军带领弟兄们探路,一开始非常顺利的,摸掉了曹军十几处哨卡、烽火台,结果就有些轻敌大意了。

    当时这名火头军潜伏暗处,本来可以偷偷逃走的,没想他却走出来诈降,再用短刀刺杀张将军,最后一起滚落山涧中了!

    还有一名小火头军,趁乱冲上了烽火台,点燃了上面的烽火,向定军山大营发出预警,这才导致我军偷袭失败的!

    那小火头军点火之后,并没有逃之夭夭,而是赤手空拳冲了过来,虽然很快被砍翻在地了,但那发疯的样子着实吓人,还咬伤了咱们一名弟兄!”

    为了证明所说不虚,死士们把小火头军的尸体也抬回来了,已经被砍的血肉模糊了,起码有二十几道刀痕,可见其临死之前,做出过何等激烈的搏斗!

    稚气未脱的小脸上,却不见丝毫畏惧之色,反而挂着一种满足的微笑,嘴里还叼着半只耳朵,至死也没有松开!

    ‘受害者’也在人群中,是一名身高九尺、虎背熊腰的死士,耳朵上裹着厚厚的药布,脸上还有几道挠痕,一副惊魂未定的模样,说白了,就是被吓到了!

    能把一名死士吓得半死,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赤手空拳、奋勇冲来,身中二十余刀依旧拼命搏斗,就像一头野兽般撕咬敌人……

    蜀军苦心谋划了许久,出动十万人马实施的偷袭计划,竟然被两名火头军破坏了,这究竟是天意,还是人心呢?

    弄清事情原委之后,看了看地上的三具尸体,又看看正在浴血厮杀的战场,诸葛亮不禁陷入了沉思中……

    曹贼篡汉、霸占中原,乃是大逆不道之事;自己出兵北伐、兴复汉室,则是应天顺人之举!

    自古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按照自己原来的想法,蜀汉大军所到之处,曹军必定望风披靡、倒戈卸甲者不计其数,中原百姓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最后顺利的中兴大汉!

    这也是诸葛亮敢以小小蜀汉,主动讨伐强大曹魏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出兵的底气所在,可眼前发生的事情,却让这个信念剧烈的动摇了。

    两名普通的曹军伙夫,与天下兴亡没有半点关系,他们本来可以逃生的、且不用负任何责任,二人却选择了慷慨赴死,这是为什么呢?

    还有战场上十几万曹军将士,又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们,舍生忘死,浴血厮杀?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北伐之战步步为艰,莫非自己不是顺天者,而是逆天者吗?

    …………

    “想办法把他们给分开,收敛好兴国将军的遗体,派人送回成都厚葬之,再请大王下一道旨意,好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