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七章 【约成】

    第一千零七七章 【约成】 (第2/3页)

可以兑换的铜钱约在七百七十七文铜钱上下浮动,进入乾道年间后,更是升至了七百五十五至七百七十文上下,而官府开具的官钱不论是官引还是会子,正常的兑率都是卷面折价七成,也即是一缗只能兑三百三十文。

    若是各县、府私自发行可以用来抵税赋和劳役的官凭(采购或劳务白条),卷面折价则稍微高些,莫约在六成至五成半之间。

    当然了,宋廷也不傻,不会真的就让印刷作坊印了纸票拿来骗金人做耍,估计也就是规定宋廷每年给的一百万缗纸币需要在宋金之间的榷场来折算实物。也即是宋廷印了纸票给金国,然后规定金国只能用这些纸票在榷场里拿来换物资,而榷场里的商人当然不会认这宋廷发型的纸票是那一缗抵得一千文钱的硬通货,那么就会跟金人讨价还价,来个折上折、扣上扣什么的。

    然后,再让商人们拿换来的纸票再继续折上折、扣上扣的来折扣抵充交给官府的税款和杂项,待这些纸票在户部的府库里转上一圈后,该核销的核销,尚未到时间核销的又可以当成官凭、官钱引给放出去再来一轮了。

    嗯嗯!仔细想想,宋廷的这套路跟那啥的二带二路是不是差不太多?呵呵!你知道得太多了!

    至于最后的最后,一个是宋军退出辽东,一个是将大宋当今官家赵桓做十年人质的事情,虽然被看做是整份议和条约当中最为关键之处,可实际上不论是金宋两国的高层还是民间,却都没有人认为双方会履约。

    想想看,大宋好不容易一口吃了个胖子,吞了辽东老大一块土地,又是屯兵几十万,又大势修城建堡,岂能凭着一纸约书就白白放弃?

    再来想想看,这金国掳走大宋的皇帝和太上皇也是不是一天两天了,结果大宋不也还是马照跑、舞照跳,谁又会真的认为只要扣着了大宋的皇帝做人质,就能对大宋指手画脚,予取予求?

    或者说是,就这么让你金国捏着了大宋的卵子,叫大宋从此不敢轻举妄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