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九章 【尘埃落定】

    第一千零七九章 【尘埃落定】 (第2/3页)

在宣德门前要搞事情,更有数万东京百姓围在朱雀门后的御街两侧,等着瞧看什么热闹,所以就算脸皮犹如城墙一般的赵佶也不敢提什么摆驾回宫,最后只能灰溜溜的被群臣押着送去了龙德宫。

    随后,前太上皇赵佶在龙德宫中一连下了三道罪己诏,又用太上皇的玺印签发了一道敕命晋王赵福金监国摄政的诏书,便也算是彻底完成了他所能肩负的历史使命。

    整个过程中的诸多细节也就不说了,唯一叫人诟病之处,便是迎驾返宋的队伍从沈州出发后,不走数十万大军镇守的辽阳,反倒偏偏绕道西州,自然叫人认为赵佶与黄杰这岳丈与姑爷是生了什么龌蹉,倒是没人知道为了迎驾这事赵福金曾经手书一封并附上了秀发一缕,乞求黄杰能够亲自赴迎驾至辽阳,却叫黄杰以大军枕戈待旦,主将不宜出迎,太上皇的御驾也不宜到辽阳,恐动摇军心给拒绝了。

    对于赵佶这个老丈人,自打当年他为了脱身强制把皇位禅让给赵桓,然后赵桓居然逼迫赵福金去金营苟且这事开始,黄杰就再也没拿他当过什么老丈人了。

    就事论事的说,大宋的士大夫们都不傻,正如黄杰因禅让之事看白了赵佶一般,他们也从赵佶后来要搞复辟这事上给他下了定论,所以如今朝中除了几个特傻特天真的人还把赵佶看成是个宝外,其余的人绝大多数都将他视为了一个活着的“不”吉祥之物。

    大伙其实都看着呢!没有大小两位官家这几年搞事情,大宋不也过得挺好么!

    而且,赵福金这个晋王虽然不怎么会搞朝政,可她也没乱指挥啊!大宋朝廷内外由着几个能相、明相商量着操持,不也一切都挺好的么?

    不过,本来这事要是冷处理一下,倒也说过去就过去,可偏偏赵佶好事不干,非得要下什么罪己诏,而且还在罪己诏里隐晦的说什么赵桓既忤逆不孝、又狂妄自大要封禅泰山,这才引来国难,所以罪不在寡人云云。

    这退位的太上皇倒也还能称朕,可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