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四章 文社之议!

    一百四十四章 文社之议! (第2/3页)

之写照”

    唐松只是稍一提及众客便自然想起那孔北海除了好抨议时政及jī烈言辞之外,尚有好客之疾,这两句话用在此时此地真是再合宜不过了。

    闻此言,陈一哲手抚白髯爽朗大笑”“某素日尚清静是因无佳客。

    但如今日这般佳客满座,樽中美酒不空,人生何恨哉,1卜友此言,深得吾心”

    陈一哲说完,早有一边等候不及的张旭起身来拉了唐松共坐一几,边为他斟酒,边随口绍介起座中诸客来。

    经他一番绍介,唐松才知童子书史此前所言不虚,今日满座众客果然都是在江南各州享有大名之名士,观其年龄大约都在四旬上下,举止之间比之他在神都见到的那些官身名士们少了几分拘谨,多了些率xìng的风流。

    张旭粗略的绍介完,唐松笑道:,“这许多名士居然能与同一日间汇集此地,真是难得的巧机缘,伯高,你今日可需收摄些,莫要宴饮未尽先了“狂疾”若然如此,可是好生没趣”

    “哲翁早就,丁嘱过的”张旭浑不在意的一笑后复又转回了之前的话题”“今日名士云集那是什么“巧,?他们邀约同来,是为了文社之事”

    唐松端着酒樽的手顿了顿”“文社?”

    “正是”张旭将半个身子都依在唐松身上,混没有一点正形儿”“这数月之间先是《正心集》喧嚣尘上,随后更有《珠玉集》掀起漫天狂潮。不管《正心集》的四世家与《珠玉集》的唐松之间有什么龌龊,二者皆出于北地总是不错的”

    说到这里,张旭嘿嘿一笑,“多年来江南文运本就不如江北,如今这两集一出更是将江南士林压的喘息都难,座中这些人皆是江南各州士林之翘楚人物,目睹此状焉能不急,因就有了结文社振江南士林声势,培育后进的想法,所以才有今日联袂而来的举动”

    ,“看你笑的如此古怪,莫非你就不是江南人”唐松伸手过去将半挂在他身上的张旭给推了回去,“再者,便是要办文会又怎会找到哲翁身上?”

    张旭是个再放浪形骸不过的人,任唐松伸手去推,他也不让”“我是吴人,世居江南只是觉得这所谓江南江北文运之争实在太过无趣罢了。至于他们为什么会寻来此地,自然是因为哲翁十多年来倾心士林,接济扶植寒门士子无数,尤其是水天阁更为其博得倾世高名,其年高而望重,早已是江南妻林有名的耆宿”

    言至此处,张旭端起面前酒樽大饮了一。”“上官你来的时日尚短,自然不知其声望之隆。两年前春日哲翁曾偶游兴,遂乘一叶扁舟遍游江南各州,其舟之所至,各地士林人物迎候接待者前后不绝,待哲翁三月后重返扬州才现随身所携之钱财不仅一文未少反倒多出千余贯来。扁舟之后更有六三艘满载各地方物的重船”

    听得这话,唐松不免又看了陈一哲一眼,实没想到这个月来每隔三五日必有一聚的白苍髯的老人居然有着如此高的声望。

    细一思之,唐松明白过喜陈一哲能有今日之声望,实与他丰几年间倾心经营的水天阁密不可分。

    在这个书价腾贵且交流不便的时代,手握两万余卷书籍的当世第一藏书家陈一哲实际掌握着一笔庞大到几乎无可限量的资源财富。就如同后世的富豪榜一样,陈一哲仅凭这两万余卷藏书就足以名动江南了。

    其实也不仅是他,似宋代之宋敏求、晁公武明代之范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