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七战七捷,一举成名

    第六十二章 七战七捷,一举成名 (第2/3页)

受城中百姓关注的人是谁,青楼花魁即便不是第一,也绝对能数进前五。

    郑府寿宴后,新老两大花魁之争的结果很快便传的沸沸扬扬。

    对于这样的结果,民间百姓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姜还是老的辣!看看人家歌舞升平楼那是何等的气派,能在那样的楼里做镇楼大娘子,没点儿本事还行?

    除了这比较正常的议论评说之外,市井间针对此事,针对沈思思与如意娘两人的说法真是千奇百怪,角度更是五花八门,其八卦之魂熊熊燃烧的程度其实跟后世没有太大的区别。

    时间在变,朝代在变,有一些东西却是亘古不变的,比如:爱八卦!

    市井百姓们针对此事的议论既散且乱,而且议论的目标也主要是在沈思思与如意娘身上。但士林之中议论此事的角度却是高度集中,关注的人物也与民间百姓截然不同。

    如意娘居然输给了沈思思……

    真的!噢,那是文章四友中的那位出手了?

    没有?

    那是沈云卿从大理寺放出来了?

    还不是?

    不对呀!陈子昂陈伯玉那是从不掺和这等事情的,难倒这次破了例?

    也不是他!仁兄,你这是……开什么玩笑?

    这六位不出手,普天之下,方今诗坛还有谁堪与宋延清争锋!

    有这位学士大人在背后撑着,如意娘怎么可能会输?

    郑府寿宴后的几天时间里,这样的对话在神都士林间,在那些个士子们最喜欢聚集的茶肆酒肆里不断重复,再重复。

    于是当日寿宴上的那两首作品便以风一般的速度传播开去,无论是《灵隐寺》,还是那首唐人不太习惯的《苏幕遮》

    细细品鉴,乃至于将两首作品拆开了揉碎了一字一字咀嚼过后,士子们不得不承认,那《苏幕遮》的确是比《灵隐寺》要好。而这首《苏幕遮》也的确不像是出自那六位的手笔。

    众所周知,那六位,尤其是文章四友及沈云卿都是以律诗见长,从不曾涉猎过曲子词。至于陈伯玉虽然有过歌行体,但曲子词也是从不曾碰过的。

    当整个士林终于接受了这个石破天惊般的意外之后,众人关注的焦点便自然而然的转移到了沈思思背后的那个人身上。

    是谁硬生生的压了宋之问这一局?

    在背后为沈思思掌笔的人究竟是谁?

    在整个士林都被这个问题闹的好奇心十足的时候,歌舞升平楼中终于传出了经沈思思亲口确认过的消息。

    这个“谁”名唤唐松,乃是由山南东道襄州赴京的士子。

    于是,襄州唐松就如同之前的哪一首《苏幕遮》一样,在极短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