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二章 代主,信人
二八二章 代主,信人 (第2/3页)
,若仔细审视,会发现所有人的眼底都有烁烁精光,就如出鞘之剑,锋芒毕露——看热闹的不嫌事大,心忧炭贱愿天寒,投奔弘皙就是盼着这机会呢,如今,正是英雄用武之际!
“灵皋兄果然深谙人心,邬某佩服!”邬思道先是拱手做礼,又凝神道:“但邬某尚有一言在前,诸君此后,可是信人?”
信人,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上》。文中,孟子听说鲁国国君欲任乐正子为相,欢喜的睡不着觉,弟子公孙丑与他有三问三答:强乎?否!知虑乎?否!多闻乎?否!于是公孙丑就奇怪了,那您有什么可高兴的?
孟子说了,此人喜欢听善言,为“善人”、“信人”,还专门解释说“可欲之为善,有诸己之谓信”。
按照孟子的的逻辑,因为他是个善于听取和采纳意见的人,所以有才能的人就会不远千里来投奔,提出善言,治理天下。
逻辑虽成立,但究竟什么是“善言”、什么是“谬论”。什么又是“谄媚”,怕是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同。邬思道之所以这么问,不仅是提醒这几位曾经的朝秦暮楚的“前科”,更是坦白了自己的态度,太孙年幼,或有不更事,但邬某的眼睛亮着呢!
想想士可杀不可辱的古训,邬思道也觉得不好意思,但这话他又不得不说!
除了性音这个粗通汉话却不懂文字博大的,不管是方苞、年羹尧或阿山都读书明典,也通晓邬思道的意思,相互对视,苦笑中脸上也觉得阵阵火烧火燎,但既在屋檐下蹲着,早没了负气而去的勇气,方苞干笑两声替几位做了发言人——
“呵呵,此语虽叫我等难堪,但当问!换做方某怕要说得更狠些!”旋儿又叹气道:“古人有推己及人,静仁兄不妨站在方某等人的立场再想,丧家之犬,除去奢望太孙收留,还有其他活路吗?”
想方苞成名甚早,一贯心高气傲,偏是投错了主子,走错了路子,委曲求全至此,这番话不仅说的可怜,悲怆的语调更将无奈之下的祈求表现的淋漓尽致,刚说完早已扭头,借着转身,以衣袖逝去委屈的浊泪!
此情此景,邬思道由不得就想到自己曾经的走投无路,一时也是动了真情,“也罢,邬某今夜也不多言,就此代太子殿下留下诸位,今后和衷共济风雨同行,他日——”一拍轮椅的扶手,“大不了,再还太子一双眸子!”
他日如何虽未说透,但谁也知道邬思道吞下去的半句是什么,为谋士,当思报主,识人不明,还眼是为谢罪。如此勇担风险,邬思道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