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假意投诚 病重真相

    第172章 假意投诚 病重真相 (第2/3页)

在杨昌明这里得了任务,前锋丝毫不敢耽搁,朝着城外飞奔而去,他这一走,杨昌明开始认真处理自己手中的事务。

    攻打到这里的时候,他忽然想起自己的侄儿杨文山,临行之前大哥可是有特意交代过,务必要找到他,也不知道这个侄儿现在在何处,处境可还好。察哈尔城这边没有他的消息,那耶律齐已经带着二十万兵马朝着此处赶来,到时候定是场恶战,前锋说的这人,怕是在大辽也是举足轻重,不知道到时候能否将文山换回来,不过这些都还好办,那位皇上心心念念的人可还在别人手中,这可要怎么要回。每每想到芳华,杨昌明就头疼起来,却不知道他一心想要寻找的人,此时正在自己的军中。

    耶律燕跟着大军来到察哈尔城门口之时,已经过了卯时,杨昌明有命令,三军不入城中,只在城外扎营布阵,耶律燕无事,骑着马跟在杨文渊身后,朝着城中走去,听说昨夜战争十分灿烈,他想进城去看看,不知道那人可还好。跟着杨文渊刚进入城门,这小子眼中仇视的目光太重,丝毫不进行掩饰,倒还让他有些尴尬,索性不理会他,远远的跟在身后。

    进城之后,原本繁华的街道现在变得萧条无比,到处都是战火留下来的残局,断了的房梁,没有燃烧完的箭,还有在地上早就干了的鲜血,可尽管如此整个城中还是弥漫这沉重的血腥味,耶律燕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中五味陈杂。感叹之余,不免距离杨文渊的距离越来越远,算了现在想来也不能见到杨昌明,有那个小子在,怕是见他父亲有番折腾,还不如在这城中四下看看也好。心中这般想着,人从马上下来,朝着城中深处走去。

    “哎,你听说了么,今天一早有人来投诚,这城门还没进了,人就晕过去了。”

    “可不是么,人说这大辽百姓各个都是武功出身,哪晓得那人体力那么不支,还是个男子,说出来还真让人笑话,真是连我们军中的伙夫都比不上。”

    “那是,大辽怎么能跟我们后周相比,外界传闻也不可信,倒是可怜了我们的军医大人,这战场上都是刀剑血肉,倒是让他放下军中那些将士,去给那人治疗什么风寒,想来还真是让人觉得烦躁,你说将军那般看重一个俘虏的命作甚。”

    耶律燕没走多远,经过两个将士身边,两人的话语原封不动的落在他的耳中,投诚晕倒的男子,体力不支,说来也奇怪,这几个字眼划过的时候,耶律燕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人就是芳华,这天底下能干出这般奇事的人,除了她还有谁,连忙回头追了上去,询问芳华现在的下落。

    “你这个榆木脑袋,将军那般重视,只能证明那男子的重要性,以后对我们来说可大有用处,我听说啊……”

    那其中一将士的话还没有说完,耶律燕已经打断了他们的话:“两位将士留步。”两人疑惑的回头,看着面前眼生的男子,似乎这人是皇上安排的卧底,将军指明的谋士,这将士也是有礼,连忙对着他行礼:“燕先生。”

    耶律燕回礼:“在下对两位口中的投诚者十分好奇,不知道两位能否告诉燕某,那人现在何处!”

    “燕先生客气了,想来先生也听说了,那俘虏人在前面不远处的医馆,军医在治疗。”

    道了谢,耶律燕连忙翻身上马,朝着他们口中所说的医馆奔去,直觉告诉自己,那人绝对是芳华,不会有错。

    杨文渊进屋的时候,面前的父亲还在整理手中的事务,因为有将士在场,杨文渊也并没有多亲昵,倒是很恭敬的上前行礼:“参见将军。”

    “你来了。三军可还安置妥当。”

    “一切妥当,将军请放心。”

    “信可曾传回扬州城?”杨昌明放下手中的东西,看着眼前的儿子,察哈尔城打破,按照规矩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快马加鞭传信给皇上,这件事他是吩咐自己儿子去做,也不知如何。

    “已经派人火速回皇宫了。”一夜不见父亲,如今能够看见父亲平安在这里,他也就放下心来,战场上变数太大,只希望父亲不要有事才好,不然远在后周的娘亲,怕是又要担心了。

    “军师大人呢,怎么没同你一起来。”事情既然已经办妥,杨昌明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这个儿子虽然年轻气盛了点,倒也不是那种油盐不进之人,在大局面前也是知晓如何变通,如此便是很不错了。

    被父亲这么一问,杨文渊愣住,回头看去刚才还好端端跟在自己身后的人怎么忽然就不见了,刚想开口给父亲解释,却被他打断:“察哈尔城此番沦陷,想来大辽皇帝会再次派兵马赶来,越往后的路越难走,昨夜将士已经疲惫,这几日就好好休息,让城墙上的将士提高警惕,有什么情况第一时间汇报,城中还有军营的巡防就交给你了。”

    “是,请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