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难堪

    第631章 难堪 (第2/3页)

,让你继续在这里信口开河。”

    左子光眉心一挑,脸上露出诡秘的笑容,凑到杨烈的耳旁,小声嘀咕说:“老师他老人家若是收拾了我,谁来替咱们家去抢各种宝贝呀?”

    杨烈闻言后,不禁苦笑了一声,左子光在带兵方面,确实少了天赋,充其量也就胜任一军指挥使。

    可是,论及耍阴谋诡计,玩鬼心眼子,下手之狠辣,杨烈自问,他赶不上左子光的半只脚。

    杨烈和左子光,这一正一邪,两个徒弟结合起来,恰好构成了李中易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面向。

    慈不能掌兵,暴不能抚民,其实就是阐释了外圣内王的逻辑:法、儒两道交替运用,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的法宝。

    李中易从不认为他是所谓的伟大政治家,他不过是个有血有肉,既有些理想,又残留着特权意识的成熟型政客而已。

    小到一个团体,大到整个国家,都不能一根筋,必须根据不同的局势,采取相应的对策。

    理想主义,在以丛林法则为基础的世界里,和空想、狂妄、疯子,其实没什么两样!

    杨烈会打仗,左子光会弄鬼,正好是一对绝配,他们都是李中易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民壮们纷纷登船之后,将原本就泥泞狭窄的道路,给让了出来,骑马前进的李家军,变得更加的灵活机动。

    实际上,被契丹人俘虏的这些民壮,大多都擅长骑马。只不过,他们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指挥调度起来,难度颇大。让他们骑马,不仅无益,反而拖慢了整个大军的进度。

    这么一来,李家军乘马在漳水的北岸疾驰而行,民壮们在纤夫的协助下,乘船溯河而上,齐头并进,速度异常之迅速。

    这么大的队伍,这么大的动静,不可能逃过沿途所有契丹哨探的耳目,李中易有理由相信,耶律休哥肯定会得到消息的,就看时间的早晚了。

    大军行经冀州、深州,一路抵达了北运河中部的沧州。沧州刺史田隆,和李筠是亲家,李中易和李筠没啥交情,所以,他没打算和田隆应酬,只是利用原地休息的空档,安排辎重营的人,进城补充一些盐巴。

    大军过境,地动山摇,田隆接报后,当即命人紧闭四门,并召集官军和民壮上城戒备。

    随后不久,李家军辎重营副指挥使,李响领着手下人,赶到了沧州城下,通过吊索将李中易用过印的手札,递进了城去。

    李中易领兵北进之时,范质既担心他指挥不动沿途的兵马,从而耽误了抗击契丹人的正事,又怕李中易借机壮大了实力,所以,诏书上只给了李中易节制河北诸州禁军的兵权,没留下让李中易插手地方政务或驻地州郡兵的权力。

    河北诸州的驻屯禁军,无论是兵饷还是调度的权力,都牢牢的握在朝廷的手上,而且山头林立,短期内,范质并不担心他们会跟着李中易走。

    与此相反,范质非常担心能征善战的李中易,获得了地方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