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军令如山倒

    第1256章 军令如山倒 (第2/3页)

一胜。

    这个时代的军队,大多有一个特点,即擅长打顺风仗,而不会打需要掩护的撤退战。

    往往,撤退就意味着全线大溃败,谁都不乐意当垫背的炮灰。

    李家军却是这个时代的另类存在,归根到底,因为李家军是李中易用近代化的军事原则,揉和了部分现代化的建军理念,用先进思想彻底武装起来的一支铁血队伍。

    老派的封建军队,在对上近代化军队的时候,不仅仅是武器上有代差。更重要的是,军事思想上的差距,更是相形见绌。

    比如说,李家军对于条令的坚持,拥军爱民,以及总参谋部的建立,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军事变革。

    其中,拥军爱民思想的确立,更是给李家军打上了里程碑式的先军和民本烙印。

    自从晚唐以降,军阀和藩镇虽然一直掌权,但是,军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却每况愈下。

    在脸上刺字,是军阀们为了防止军人逃跑,而作出的极具有侮辱性的恶劣措施。

    军人没有荣誉感,在社会上的口碑极差,且地位底下,这是五代十国时期,各国普遍存在的共同现象。

    李中易从河池建军开始,就摈弃了脸上刺字的丑陋规矩,整个李家军中的将士们,竟无一人刺过字。

    而且,在李家军中,获得勋章的军人,拥有很多的特权。比如说,获得过殊勋的军人,不仅可以和地方官平礼相见,还享有优先购粮、家属地位高、子女免费读书等等数不清的优厚待遇。

    国无强军不立,明白这个道理的人,确实有很多。但是,军不爱民,民不拥军,无法持久强盛的道理,到目前为止,也只有李中易才明白其中的精髓。

    李家军井然有序的撤退,很快就被休哥知道了,休哥不由长叹道:“能屈能伸,不躁进,从容应对,难怪能成我的生平大敌。”

    耶律阿蛮奇怪道:“摄政王,既然李贼怕了,不如追杀上去,剁下他的狗头?”

    休哥瞥了眼耶律花山,问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