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5章 庸官

    第1435章 庸官 (第2/3页)

头,只是他尚未下定决心罢了。

    如果迁都去幽州,显然不是一个合理的安排,对于帝国掌握南边的局势,有着极大的地理上的劣势。

    如果迁都去洛阳,黄河到了冬季的封冻期,依然无解。

    当然了,南唐的旧西都,江宁府,连皇宫都是现成的,就差李中易住进去了。

    只是,李中易遍观史书,所谓南船北马的逻辑,延伸出来之后,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北武南文。

    自从秦朝以降,天下分久必合的状况之下,除了朱重八北伐成功统一全国之外,基本上都是北方统一南方。

    当然了,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的时间异常短暂,并很快就输给了南下的解放大军。

    所以,就李中易的内心而言,他并不乐意迁都于南方。尤其是金陵这个地方,仿佛被诅咒了一般,简直就是武运不彰的典型代表。

    不过,李家军中,就含有实力极为强大的水师舰队。既然有了强大的水师舰队,实际上,移都于海边的良港,已经是大势所趋。

    当然了,迁都于海边,缺陷就是政治经济中心,距离内陆地区过远,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力有所削弱。

    这年月,凡事有利必有弊,端看怎么取舍利弊了。

    “皇上,外面风大,当心着凉。”韩湘兰悄悄的走到李中易的身旁,轻手轻脚的替他披上了大氅。

    李中易心有所感,便问韩湘兰:“若是迁都于鄂州,如何?”

    韩湘兰协助李中易处理政务公文,已经时间不短了,她自然知道,所谓的鄂州也就是西汉之江夏郡,隋朝之江夏县,唐时才改为鄂州。

    鄂州与沔州,隔扬子江相望。前朝显德初年,沔州改为汉阳军,鄂州依然是鄂州。

    “鄂州居中而治全国,兼有水运和陆运之通畅,北可控扼中原,南可吸纳江南之粮资,且冬季水路不冻,确是好去处。”韩湘兰毕竟是大户人家出身,又协助写节略长达数年之久,自然是见识不凡。

    李中易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