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3章 后继有人

    第1603章 后继有人 (第3/3页)

下,整个李汉帝国的战争机器,也就像是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一样,快速且精准的运转了起来。

    别的都没啥,只是薛太后听说,两个年纪最大的孙儿,要去参加高丽国的平叛,就很有些不乐意了。

    薛太后拉着李中易,说:“大郎和二郎,还小呢,就这么送上了战场。万一刀枪不长眼,他们的母妃可怎么活下去啊?”

    李中易笑着安抚薛太后,说:“娘,他们两个都在参谋部里,和张三正在一起呢,哪有什么危险可言。”典型的睁眼说瞎话。

    薛太后扯紧了李中易的手,怒道:“你少来骗我,大军出征在外,兵凶战危,不管是在哪里,都有丢掉小命的可能。”

    李中易自然不可能和老娘说实话了,他笑嘻嘻的说:“娘,您就放心吧,吉人自有天相庇佑。您儿子我,十八岁就开始领军了,这么多年来,南征北战,不下几百场战役,却毫发无伤,可见佛祖一直在保佑着我呢。”

    这个倒是实话,也是李中易运气好,这么多年的战争生涯,竟然没有一次受了重伤。

    在李中易的软磨硬泡之下,薛太后只得点头答应了,但是,也提了个条件,两个亲孙儿出发之前,必须回宫来住几天,陪她这亲祖母多说说话儿。

    老娘松了口,李中易自无不允的道理。

    所谓,十年陆军,百年海军。

    随着陆军队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林仁肇亲自主持的海军造船厂,也早就在江南的明州,全面铺开了。

    关于造舰,李中易还是走入了一个误区,他太希望看到英国的风帆式战列舰了,成天琢磨着越过风帆式巡洋舰,直接进入战列舰的时代。

    结果,反而拖慢了造舰的进度。

    专业的事,必须由专业的人才主导。

    林仁肇接手造舰事务之后,并没有马上在明州展开造舰行动,而是拿着皇帝拨的巨款,大肆购买产自吴哥王朝的柚木。

    林仁肇长期担任水师大都督,南唐的造船厂里,各种造船的材料之中,唯有吴哥王朝出产的柚木,更加坚固耐用。

    隔行如隔山。

    李中易此时还不知道。与采用欧洲橡木制造的风帆战列舰相比,采用缅甸柚木制造的风帆战列舰舰体更重,但结构也更加坚固耐用,成本还低了好几十倍。

    林仁肇在奏章里说,刚开始的起步阶段,与其好高务远,不如脚踏实地的先造出三层甲板两层炮舱的巡洋舰。

    在吴哥王朝,柚木的大森林,一望无际,可谓是取之不尽。

    物以稀为贵,这柚木一多,就不怎么值钱了。林仁肇下定金,向海商们高价订购吴哥的柚木,主要成本就是海运的成本。

    林仁肇办事踏实认真,又是水师专家中的专家,是真专家,不是砖家,李中易把海军的建设交给他去办,自然是放心的。

    只是,李中易在私信里,也给林仁肇出了个金点子。可以买一大批吴哥柚木的小树苗回来,就种植在琼州或是东南部沿海的气候适宜的地方。

    等几十年后,这些柚木大量成材了,帝国的造舰成本,又会急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