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纵死犹闻侠骨香
第十二章 纵死犹闻侠骨香 (第2/3页)
乱语当不得大家之言”独孤心慈谦逊。
“独孤郎君心中,何人才能称之为侠?”这回问的是温钰郎君。
“人人皆是侠”独孤郎君大而广之。
“独孤郎君就是敷衍”韦二郎撇嘴。
“大唐称之为侠的如过江之鲫,那在独孤郎君心中,何等人才能称之为侠?可有位次之分?”李三郎也问道。
“真要某说啊”独孤郎君饮口酒,示意众人随意。
“酒后闲谈”李三郎也饮口酒水。
“这个”独孤郎君做思索状“第一等的嘛,是当今圣上”
“恩?”众人愣住,颇为不解。
“某的嗣父之偶像必须是大侠”独孤心慈说道。众人鄙夷。
“某的嗣父与当今圣人从小相伴,他的成就依赖于圣人,可以说他就是侠义道德的受益者,当然,他的目光只局限于恩情或亲情,依某看,圣人能让燕唐子民安居乐业,这才是最大的侠义。”
“高祖,高宗,甚至武皇,均是某心中的侠者”独孤郎君继续“侠者,重诺守信者可谓之侠,打抱不平者也可谓之侠,但此均为侠之小者”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众人有些明白了。
“当然,换个说法,侠者,在朝谓之圣贤,在野,谓之侠士,世上自称为侠的多矣,某却只称之为武者”
“武者,仗暴力维系己利,侠者,解他人之困厄。”
独孤心慈酒后话语忒多,此刻也滔滔不绝。
“大唐开国以来,明主贤臣众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圣人心在天下,忧国忧民,用肱骨之臣,外御强敌,內治民众,均不为己,凌烟阁二十四将,当代刘幽求,钟绍京,魏知古,郭元振,姚崇,宋璟,苏颋,张说,源乾曜,薛神骑,燕天骑,独孤大都护均可称之为侠”
“朝中圣贤,民之大侠”
独孤心慈把朝中贤臣一网打尽。
“武者凭天赋或努力取得超乎常人的本领,无可厚非,大多能以武力保一方平安,此等武者也可称为侠,剑神杨秀,院长丁力,龙王杜永,剑痴秋季,剑仙李慕白,剑王邱武,霸刀魏一刀,头陀僧不空,巫后韦雅,南海剑无敌,各霸一方,均有为民争利事迹,可称得上一方大侠”
“独孤郎君眼界还挺高的”韦二郎见其把自己老师列作大侠也挺高兴的。
“独孤郎君在远东力挽狂澜,也可称为大侠了”李郎君笑道。
“本郎君不是大侠,也不愿意成为大侠”独孤心慈苦恼“侠士太累,某倒羡慕司马老神仙那样的生活,只是可惜,司马老神仙踏入长安,立刻陷入佛道相争的泥潭,神仙生活远矣。”
“独孤郎君倒目光高远,看人做事均有独到之处,恰巧某欲往太原,太原形式复杂,此去不知何处着手,独孤郎君可有良策?”李郎君突然问道。
“呵呵,李郎君倒出了个难题,恰某来长安前曾在太原游玩过”独孤心慈看着李三郎“李郎君可是往北都守牧一方?”
“只是辅臣”李郎君摇头。
“那某就没什么好说的咯,李郎君自求多福吧”
“再加五坛葡萄酒”
“成交”独孤心慈想想答应,天色尚早,闲着也是闲着。
“太原府乃龙兴之地,称为北都,地位卓然,当然治内形势复杂不下于长安,各方势力与京都长安盘根错节,可以说是京都长安的一个缩影”
独孤心慈开始侃侃而谈,浑不顾自己现今乃一白袍士子。
“太原乃武王封地,所幸河东道治所在蒲州,但河东道观察使对太原仍有置喙权,太原府刺史近年悬而未决,李郎君若有幸迁任,自可大展手脚,若只得上佐,可就束手束脚了”
“主官力有不逮”
“那就是长史或司马了,李郎君履新,下策就是先烧三把火”独孤心慈指点江山的劲头越来越足。
“哪三把火?”温钰也来了兴趣。
“太原府人口不下于京畿,但京畿供给可是全国各州府均有输送,太原人口过于密集,农田耕作千年,地力已贫瘠,荒山也早已开垦完毕,所以这第一把火就是移民”
“移民,往哪儿移?如何移?”
“呵呵,李郎君只是佐官,如此复杂的问题自然由上官和朝廷操心了,只需提议即可”
“不妥,故土难离,移民牵扯太大,若无切实条程,怕只是一纸空文”温钰摇头。
李郎君则若有所思,“即使提议,也必须给予具体章程,移民两字过于简单”
“所以这就有第二把火啊”独孤心慈笑道。
“太原有近百折冲府,这些府兵的供给全靠本地供给,府兵虽是轮番,但副尉以上将官可均在太原府常年生活,这可是太原府一大负担”
“裁兵?”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