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宁愿逃亡不愿投降

    第605章 宁愿逃亡不愿投降 (第2/3页)

鲁昭公兵败逃亡齐国,齐景公闻讯便亲自带兵去慰问,并当场答应送给鲁昭公两万五千户人口和土地作为奉养之用。

    齐景公说:“请让我奉送两万五千户并待君之命。”

    子家驹说:“抛弃周公的基业而做齐国的臣下,可以吗?”

    鲁昭公本来是想接受的,可听这话后,只得作罢。

    子家驹又说:“齐景公不讲信用,不如及早到晋国去。”

    鲁昭公没有听从。

    鲁昭公逃亡后,鲁国的叔孙氏来齐国见鲁昭公。回国后,去见季平子。季平子点头答应了,也想迎回鲁昭公。觉得鲁昭公经过这么一折腾,应该懂事了。可后来孟孙氏、季氏反悔。于是!季平子只得作罢。

    鲁昭公逃奔齐国时,齐景公问他说:“您为什么这么年轻却这么早失掉国家呢?为什么到了这种地步呢?”

    鲁昭公回答说:“我年轻时,有很多热爱我的人,我自己却不能亲近他们;有很多劝谏我的人,我却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因此没有多少辅佐我的人。辅佐我的没有一个人,阿谀奉承我的人却很多。这好像秋天的蓬草,根根孤单,可枝叶却很繁盛,秋天一到,根要被趴下来了。”

    齐景公认为他的话很好,把这话告诉了晏子,说:“假如让这个人返回他的国家,他难道不会成为像古代圣贤君主那样的国君吗?”

    晏子回答说:“不要这样,愚蠢的人总好悔恨,不贤德的人总认为自己贤德。被水淹着的人不询问趟水的路线,迷失方向的人不打听道路。淹着以后再询问趟水的路线,迷失方向以后再打听道路,这好像面临外敌入侵的灾祸才急急忙忙去铸造兵器,吃饭噎着才急急忙忙去挖井,即使很快,也来不及了。”

    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春,齐国攻伐鲁国,夺取了鲁国的郓邑让鲁昭公居住在那里。

    同年夏天,齐景公将要护送鲁昭公回鲁国,下令臣子不得接受鲁人的贿赂。

    鲁国大夫申丰、汝贾答应送给齐国大夫高龁、子将八万斗粟米。

    子将对齐景公说:“群臣不能事奉鲁君,有怪异。宋元公为鲁昭公到晋国求援,请求护送鲁君回国,死于途。叔孙昭子请求护送鲁君回国,无病而死。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