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媳新妇初掌家之查账(三)

    巧媳新妇初掌家之查账(三) (第2/3页)

瓜尔佳氏,那时他们还住在宫中,进项和现在的一样(月例银子和几个庄子的月俸)。

    康熙三十九年三月迁入新居,账目也自此开始。就连我们大婚皇帝都会拨款修缮府邸,更别说开府建衙这么大的事儿了,必定拨了不小一笔银子,这府上的家具摆设和房屋楼阁也就值十五万两左右。据胤祥说,只这次皇帝就拨款八万两用于修缮,我是不是可以认为修建府邸的时候拨款至少是十五万两呢?

    胤祥在康熙三十七年七月就开始伴驾出巡,两年的光景里赏赐丰厚自不必说,连月俸银子也没有盈余么?

    于是,我拿着算盘,就这次修缮府邸的账目入手,结果和我料想的一点儿不差。大婚和修缮府邸用了不到六万五千两。就算所有的赏赐都在库里,那么瓜尔佳氏借工程之名亏空八万九万两银子还是很容易的。就好像搬家一样,总会遗漏一些东西,更不必说这么大个贝子府这么多人搬进搬出了。

    腊月十三

    这一天,晌午喜福去了内务府,把胤祥原在宫中存档的账册拿了出来。

    未时他找到当时参与建府的工部主簿和工头,半哄半胁迫的把工程造价单和物料采买清单拿了回来。

    傍晚,喜福儿兴高采烈的把西直门外一所庄园的房契副本给了我,上面卖方居然是瓜尔佳氏慧芝,而买方是他的父亲。另一张房契转让书副本,转入者真是那个前武选司郎中。办的就好像是房屋过户一样简单,在那个年月找个中人,连税钱都省了。

    梅香经过一整天的清点,府库中的东西和账目明细一致。

    当晚,我把誊写好的国书和翻译好的国书交给胤祥。并且穿上了那套补服晃晃悠悠的哑着嗓子念着国书,笑的胤祥前仰后合。

    “你别光顾着笑,以后你要每天陪着我练习,不然指定穿帮。”我说。

    “好好好!”

    “要是有人贪污,你怎么办?”我趁着他高兴,问道。

    “官员贪污最是可恨,祸国殃民,该杀。”他笑呵呵的说,手里比划着砍头的动作。

    “要是监守自盗呢?”我问。

    “那就更可恶了,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于是我把长生剑的故事讲给胤祥听。

    “天上白玉京,五楼十二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胤祥喃喃,“故事真好,情节好,寓意也好。只有笑才能真的征服人心,我该试着收起宝剑来多笑一笑!”

    他把边说边把小诗写在宣纸上,这几年他的字越发得工敏清新,颇有古风。康熙肯定知道这个儿子是个难得的奇才,不然也不会凡出巡必携十三阿哥同行。他精于骑射,每发必中;诗词翰墨,皆工敏清新;临危不惧,猝变不惊;莅事办差,精自一心,从不居功,又极谦抑。可惜,死于壮年,让人惋惜,想到这里不由得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心胸宽,好气度,遇事笑一笑,困难就解决了一半。”我收回了遐思,端详着他的字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