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我终于有爹了(5)

    第676章 我终于有爹了(5) (第2/3页)

,也值了。

    “我知道,你反对我立沁儿为后,是想保住楚国万年的基业,是怕我受了她的魅惑,将来与父皇一样……一样被她控制了好不容易夺来的大权。”楚宇晨看了一眼明眸皓齿,美艳倾城的杨楚若,一字一句的对着帝师道。

    “皇上既然知道,为何……”

    “可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脱去皇上的身份,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在我心里,她并不是什么苏城县令的女儿,也不是什么祸国媚主的人,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人,一个我深爱的女人。皇家有太多的无奈,我不想,自己的皇后,也是一个政治的联姻。”

    帝师颓然的摊坐在床上,仔细品味楚宇晨的话。他知道皇上今日来这里的目地了。

    他不知道该喜还该悲。

    他相信,皇上待他是不一样的,至少把他当作亲人了,所以今日才会过来,才会征求他的意见,否则,凭皇上的手段,他若想立苏沁为后,怕是谁也没有办法阻止的。

    可是……

    帝师有些踌躇了。

    他怎么不知道那是帝王的悲哀,可他既然已经当了皇上,他就有这个责任。国后乃是一国的典范,若是……若是身份太过于低微,若是品行不好,将来如今母仪天下……

    皇上封她为皇贵妃,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普天之下,除了周太后,还没有哪个九品芝麻官的女儿,能够位列四妃,甚至是皇贵妃。

    杨楚若又磕了一个头,与楚宇晨十指相缠,如同天籁般清脆悦耳的声音缓缓开口,“帝师,我与皇上,是真心相爱的,请帝师成全。帝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能保证富人世世代代都富,穷人世世代代都穷?朝中重臣,除了世袭爵位的,又有哪一个不是从一个九品芝麻官做起的?帝师是饱读诗书的人,大可以想一下,纵古观今,但凡有大做为的,有几个不是平民出身的?”

    帝师第一次正眼看向杨楚若。

    今日的杨楚若一身白衣彰显素雅,对襟儒裙上的水仙,透着一股清新自然,出尘脱俗的气质,挺直的背脊,可以看得出来,这也是一个倔强的人,也许比皇上还要倔强的多。

    再看她那张美得没有任何瑕疵的绝世容貌,即便不着粉黛,依旧明眸动人,如空谷幽兰,清雅高洁,让人忍不住生出好感。

    帝师一怔,总觉得今日的皇贵妃与往日不一样。

    他见过她几次,每一次都是红衣艳丽,举手投足间,媚态自成,哪有今日的端庄清雅,这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看她讲话,铿锵有力,不卑不亢,看她望着皇上的目光,满是柔情爱意,那爱意,跟他已故的妻子看着他的时候,是那么的相似,那分明是一种爱到骨髓深处的真情,又怎么会是魅惑呢?

    再看他们交缠的十指,似乎,从他们一进来,便一直默契的紧握着,难道真的是他错了?

    也许真的是他错了……他仅凭一面,仅凭传言,就认定她是祸国媚主的妖女……

    其实他从来都没有瞧不过她的身份,他反而敬佩那些有学识,有能力的平民百姓,所以他一直坚持让皇上从民间广招英才,无论出身高贵与否,只要有真才实学,就可以提拔为官。

    他一直反对她,无非就是怕皇上是被她给迷惑了……

    “帝师,你曾经也那么喜欢你的夫人,我想,你也明白那是怎样一种感情。你也不希望我娶一个不爱的女人,度过一生吧,那将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如果不能娶她,这辈子,我想,我也不会真心娶任何女人了,她早已入了我的骨髓,无法分离了。”

    “皇上……”帝师的心开始动摇了。

    杨楚若加上一句,“如果帝师怕我别有目地,将来夺了皇上大权,我可以立下字据,永不参与政事,若有违誓,随时可以废弃我皇后的权力,并废为弃妃,移居冷宫。”

    “起来吧,起来吧。”帝师亲自将他们两个扶了起来,苦涩的笑了笑,“皇上说的没错,两情相悦,是世上最美的事,若是娶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悲哀。不管是谁,脱去身份,也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楚宇晨一喜,忙道,“这么说,帝师是同意了?”

    “只要皇上喜欢,只要她遵守誓言,老臣有什么可反对的。”他也希望皇上能够过得开心。

    杨楚若郑重的道,“帝师,您大可以放心,您所担心的事情,永远都不可能发生的。”

    帝师忽然笑了,看着杨楚若与楚宇晨兴奋的模样,心里一阵安慰,长长吁了口气,心中忽然豁然开朗,病也好了一大半,“皇上皇贵妃放心吧,老臣幕下还有不少人,待一会便发一份书函,让他们一起拥护皇贵妃为后,想来,只要有有他们共同拥护,加上皇上的旨意,封后不是什么难事了。”

    “那是肯定,帝师在朝中,威严甚广,只要有帝师的支持,百官也不敢反对。”杨楚若笑道,不忘夸赞帝师,直将帝师逗得哈哈大笑,滔滔不止的自夸。

    “皇贵妃,您可不知道,老臣十五就入朝为官了,今年已经七十有五了,算了算,在朝中已经呆了整整六十年了,别的不敢说,但朝中的百官,有一大半都是老臣的门生啊,如今皇上在朝中除了那么多太后的心腹官员,朝中,足有三分之二都是老臣的门生啊,那些门生,对老臣那都是相当的尊敬,只要老臣一句话,他们都能照办。逢年过节的,也总携着家小过来看望老臣,陪老臣唠叨几句,解解寂寞。”

    “就老臣带出来的,有很多如今都是一品大臣了,你看啊,像礼部尚书李大人,像张大人,沈大人,贺大人等等,那都是国之栋梁啊,还有几个很有潜力的,虽然现在的官职不高,但是文武双全,又年轻,又爱百姓,他们前途无限啊,若是好好培养,指不定能跟天凤国的杨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