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3章 居间

    第1513章 居间 (第2/3页)

用,大概要用多少?”

    “一两个月吧,少则几百万美元,多则两三千万。”杨锐说的宽裕了一些。

    小陈却是听出来了,苦笑道:“您的跨度也太大了。”

    “太大吗?和1亿美元比,都在范围内吧。”

    “但对银行来说,就截然不同了。”小陈说话的时候没抬头,也就看不到色变的银行官员们的模样了。

    其实,他是知道领导们的脸色不会好。

    这么多的钱,除非是站在银行的立场上说话,否则,任何一点损失,都会让领导们肉痛不已的。

    从银行的角度来说,最好是杨锐将1亿美元存个定期,次一点是存个活期,若是能用活期的利息存个定期当然更高。

    而他们对小陈的期待,大约也就是希望他像是一名普通的银行柜员似的,劝说客户即可。

    可惜,小陈并不愿意这样做。

    他在银行系统里很长时间了,对于银行系统的秉性,他也渐渐的摸透了。

    银行就是一个脆弱的短视的嫌贫爱富的机构。

    这是它的系统构造所决定的,不是里面的工作人员热爱世界就能改变的。

    金融系统的利润是来源于资金不平衡的。

    为了追逐利润,金融系统必然越来越脆弱,而为了保护它的脆弱,就必然短视。

    资本主义的银行只想将钱借给有钱人,社会主义银行也不想把钱借给穷人——农村信用社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其结果是烂账遍地,无数的社员损失了自己的股本,每人一块或两块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对于银行职员来说,他们也总是免不了对自己身边的一切做个估价。

    例如工作,是不是能折算成现金呢?

    实际上是可以的。小陈毕业的时候,家里若是能存一大笔款子在银行,说不定就能跨过基层的阻碍,进入分行了。

    就是总行,也不是在杨锐的一亿美元面前,卑躬屈膝了吗?

    这一瞬间,小陈突然理解了很多很多……

    就像是银行这个系统,不会被爱改变一样。

    当他成为杨锐的居中人的时候,他也不会被领导深沉的爱所改变。

    不论是理智,还是阳光少年的承诺,他必然都是要站在杨锐一边的,只有站在这一边,才是最正确,最理智,最有利,最有价值,最符合承诺的选择。

    “我是计划购买一些实验设备,还有耗材,因为还没有决定,所以价格上是很难确定,时间也是这样……”杨锐给小陈说明,并不避讳其他银行干部。

    小陈的大脑越发清明,道:“我不太懂实验设备,但是,这种东西,厂家应该是不要求一次性付款的吧。”

    “当然,只要给了定金就行。”杨锐点头。

    “那样的话,短期内的开销就只有定金了,是吗?之后的花费可以用新的收入冲抵?”

    “理论上是这样。”杨锐耸耸肩,道:“耗材也得几十万美元的样子,但也差不多,不用全付款。”

    他有些明白小陈的操作了,非常配合。

    “这样的话,有100万美元的头寸就绰绰有余了,毕竟还有后面的收入,对吗?”小陈向杨锐确认。

    杨锐点点头。

    “本币呢?300万够吗?”

    “应该够了。”实验室的人民币经费是充足的,更不要说,华锐在国内的收入也是节节攀升。

    事实上,就是杨锐当年建在五棵松的体育场,如今的收益都要以百万计了。

    “这样的话,等于华锐会长期闲置这1亿美元?还有后续的收入。预期是多少?”小陈在本子上写字。

    杨锐笑笑,道:“如果西地那非能成为重磅炸弹的话,税后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