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汇款单

    第十八章 汇款单 (第2/3页)

来。

    杨锐呵呵一笑,将手里的信封墩了墩,转身准备走人。

    “哎,杨锐,杨锐,看看呗。”狗头军师拦住了他。

    这个时代的学生,都有一颗文艺的心,狗头军师也曾投寄过诗歌和小说,了解一些稿费的问题。

    他心里算的清楚,一篇文章的稿费正常都是几十元,只有《人民文学》这样数一数二的杂志,才有100块每千字的封顶稿费,但不管怎么算,一两笔稿费,都不够杨锐敞开了吃牛肉。

    杨锐肯定还有其他的来钱路子。

    狗头军师据此想要证明。

    杨锐不怎么高兴,问:“你想看我的信?”

    私人信件,自然是不能给人看的。

    “不是这个意思。”狗头军师转眼就把史贵卖了,指着他道:“这家伙说你收了好多稿费,我这不是好奇嘛。”

    看稿费和看信件,意思就截然不同了。

    史贵急了:“你什么意思,啥叫我说的,是你问了……”

    “是我问了,然后你说了。”董军师嘴上功夫了得,扭头笑道:“杨锐,兄弟们都听说了,谁都没想到啊,咱学校里还有个大文豪,得嘞,把稿费拿出来,让咱长长见识呗。”

    杨锐深深的看了史贵一眼,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

    这里面,史贵固然是大嘴巴,其他人的心思也不难猜。

    “行。让你们看看。”杨锐快速浏览了一遍信件的来源,心中笃定的拆开其中一封,心想:亮下你的氪金狗眼。

    校门口的一群人,都围了上来,在场这些个人,还都没见过稿费是什么样的。

    胡燕山脚底下搓了搓,也悄悄站到了外圈。他个头不低,稍微点一点脚,就能看到杨锐在里面的动作。

    只见一封写着《科学生活》杂志社的信件,被杨锐从边缘撕开。

    里面不是汇款单,而是一页折叠起来的短信。

    杨锐慢悠悠的展开,果然是他撰写的《生物圈》被科普杂志《科学画报》刊登的通知。

    和那些理科小论文不同,这篇《生物圈》是杨锐自己写的科普文章,取材于美国即将开始的生物圈二号实验,也就是试图模拟地球环境的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

    生物圈二号实验非常有名,也非常有意义,它是为了试验人类是否能够离开地球生存。

    如果可以,所谓的月球移民,所谓的火星移民,都有了最起码的生物基础。

    如果不行,那再先进的火箭和宇宙飞船,也不能让人类移民火星。

    换言之,移民外太空的首要条件,就是生物圈实验成功,80年代如此,90年代如此,21世纪亦如此。

    没有生物圈实验成功的前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