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夜考

    第三十七章 夜考 (第2/3页)

干一辈子,要是得罪了人,就会被压一辈子。做领导的虽然不一定记得你的好,但你的些微得罪,都会被放在记忆深处仔细存放的。

    “不怕他。”庄牧生把烟头丢到地上,走了。

    老师们也没了吃饭的兴趣,纷纷离开食堂。

    回到教室,每个班级都是努力学习的身影,倒是让老师们宽慰不少。一些学生主动来问问题,更是引的每个班的老师都忙碌起来。

    在这个激情燃烧的年代,绝大多数老师其实都有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崇高理想的的。免费给学生补课,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类的表述,还真不是宣传语。

    是到了全世界都向钱看的时候,老师们才因为社会的看法不同,而扭转了自己的思维。

    毕竟,如果那些小学毕业的暴发户们和他们的亲戚,每天变着法儿的炫富,然后嘲笑默默耕耘的老实人,就算老实人不变坏,老实人的身边人也会敦促他们变坏的。

    好在82年的学校依然纯洁,像卢老师这样40岁左右的教师,虽然每天晚上都要回家,可他还是会利用中午的时间给学生讲题,一有空闲,就会占用下课和自习时间,虽然水平比不上后世久经训练的教师,可初衷和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不仅如此,一些老师还会主动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80年代也没有什么买房、医疗或者养老一类的问题,拿着铁饭碗的教师,除了需要存钱买电器,养活一家老小以外,并没有一定要存钱再存钱的毛病,遇到因为经济困难问题而辍学的学生,往往都会尽力帮忙,甚至有人拿出一个月的薪水资助学生。

    西堡中学是乡镇中学,遇到的问题比城市中学还要多。

    老师们也只有更努力,才勉强能让学校有一些升学率。西堡中学作为附近十里八乡最好的乡镇中学,每年能够产生几名大专生,十几名中专生,是老师们最大的安慰和成就。

    也正因为如此,杨锐的行为虽然出挑,可大部分人都是认可的。

    较为古板的老师,也会因为校长的同意,而做出观望的态度。

    全校30多名教职工,如齐渊一般的仅此一人。

    他去告状了,校内无人再阻挡杨锐的工作。

    下午放学以后,锐学组的学员们出现在各个班级,指挥着学生们开始搬运桌椅到操场。

    锐学组都是回炉班和毕业班的,支使低年级的学生轻松顺畅,一会儿,草长就摆满了桌椅。

    西堡中学没有什么教学楼,教室都是平房,将桌椅搬到操场很容易。学校又有锐学组出钱买的各种大灯,扯了电线过来,一通电,就照的灯火通明。

    杨锐满意的看着,一会站到主席台上,道:“就在操场考试。”

    “真的露天考?”黄仁没想到真的这么做,道:“要是下雨或者刮大风怎么办。”

    杨锐无所谓的道:“反正大家的条件都一样,如果雨太大,那就直接交卷,答出多少分算多少分。刮风也是一样,我们最后是排名。”

    “有的学生写的比较快,有的学生比较细致,但写的慢……”

    “管那么多做什么?”杨锐无奈的看了他一眼,道:“我们这个不是高考,就是一次奖学金的评定,如果成绩真的够好,那就应该写的又好又快,只是写的快的或者写的好的,谁的排名靠钱,那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