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谁做决定

    第四十八章 谁做决定 (第2/3页)

王国华等人的英语教育,却是从80年前后才有的,而且没有合适的老师,只能用拼音标注着英语单词来读。

    到现在为止,王国华总共也就学了两年的英语,其中大部分时间还都在放羊,其水平比后世的初二学生还要弱一些,之所以能考30分,那是高考的英语卷简单,不是他的水平能有那么高。

    学校的英语水平低,社会上的英语水平更低,例如公务员考试时非常热门的海关岗位,在80年代的聘用考试中,经常会出一些“写出26个英文字母”的题目,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答不出,气的破口大骂: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语!

    发现情况有变,杨锐的思路也就变了,托腮想了一会,道:“你今天下午去一趟山下吧,到县城找我表哥段航。”

    “找那个刑警队长?”王国华说起警察,还是有点怕的。

    “你不是说要印新概念英语吗?我原本是想出到第三册再印的,既然第一册合适,那就现在印起。”

    “那找他做什么?”

    “你忘了严老四之前找了个印刷厂?我之前就让表哥打问情况了,你现在下山去,就说我们想用印刷厂印书,让他想想办法。”印刷厂都是国营单位,不认识的人来印出版物,就得介绍信。严老四不知用了什么关系,找到了一家合适的印刷厂,能给他偷偷印刷试卷,这种资源是非常难得的,杨锐因此才忙不迟疑的找家长也要把他打掉。

    可以说,印刷厂是严老四覆灭的关键因素。

    不过,人家愿意给严老四印刷试卷,不代表就愿意给别人印,杨锐因此请表哥多加打探,如今就算没有结果,想来也有些头绪了。

    王国华有点畏难的道:“听说印刷厂贵的很,咱们要是请他们印书,卖不出去怎么办?”

    “油印的教材能卖得出去,铅印的还能卖不出去?”

    “那不一样,油印是咱们想印多少印多少,印刷厂的机器多快啊……”

    “就是快才便宜。咱们一天能油印几千张纸,用来出书还不到100本,还没有试卷赚钱。但换成铅印,那就是卖多少印多少了。”杨锐说着一顿,看王国华的表情不自然,于是问道:“你好像还是不太看好?”

    “我就是觉得太贵了,既然是厂子,一次总要印出几千本吧,那不是要几千块了,你看咱们学校,能花一块钱买书的,都没有一百人,加上县里和周围乡镇的学生,一千本都难说。另外,好多学生宁愿抄书,也不愿意买书的,一块多的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