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交流合作

    第四百九十章 交流合作 (第2/3页)

个人的判断,他们的想法却各有不同。

    大家嘴上不说,但还是想看了结果再做谈资。

    杨锐一封信一封信看封皮。

    第一第二封信均来自《jmc》的编辑社,第三封信的正面,却是两种中英两国文字。

    杨锐看到封皮的同时,其他人也都看到了。

    有好事者,首先读出了上面的中文:“先生敬启”。

    接着,又有人读出了英文寄信人,东京大学的加藤教授。

    “是那个东大教授的信?不是单盲吗?他怎么知道你是谁?”这次说话的是谭助教了,他给唐集中做头犬,不想遛弯也得来打谷场。

    杨锐撕开信件的同时,道:“信是jmc转过来的。单盲应该是相对的,很多期刊对于审稿人的所在国都是不匿名的。”

    因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研究习惯和研究体系,尤其是前些年的苏联与东欧国家,他们的研究水平不弱,但在许多方面都与西方世界持相反的观点,这其中自然有政治因素的存在,但很多时候,也确实是两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各自发展出的不同认识。

    科学论文原本就喜欢探讨前沿科学,而在科学前沿,分歧是不可避免的。一些期刊出于各方面考虑,一方面会尽可能的安排恰当的审稿人,另一方面也会让作者知道审稿人的部分信息。

    如此一来遇到分歧严重的流派,作者自然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从而也能保护自己。

    加藤教授虽然不知道杨锐的名字和机构所在,但知道了他是中国人,立刻用上了以前学习的中文。

    在日本,小学和中学期间,学习中文是很普遍的,一些名校的入学考试也必然会考中文,而且会考到成语的程度,用中文写信封,对一个教授来说,实在是小意思。

    不过,书信原文,依旧用英语来写了,想来为了语义有歧。

    杨锐默默的看起了信件。

    来“遛弯”的群众则被唐集中驱赶到了边上。

    “写的啥东西?”总有人好奇的猫挠。

    杨锐随口道:“我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方的回应。”

    “怎么回应的?”

    “做出相应修改呗。行了,我得看东西了,咱们遛弯的,是不是也遛够了?”杨锐下了逐客令,有时间来闲逛的,不是年轻老师,就是年轻学生,好奇心和幼猫一样,永远没个满足的时候。

    然而,杨锐还是低估了东大教授的故事的流行程度。

    杨锐话音刚落,就有人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