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稳如泰山

    第七百二十七章 稳如泰山 (第2/3页)

长胳膊的历史老师是位老牛棚,不仅未曾好好的改造思想,说话还不经大脑,原本置之不理是最好的选择,可涉及北大的名声,蔡教授不得不多说一句:“不宣传钱穆和胡适,是因为政治,不是因为气度。建荷塘月色亭不是因为气度,而是近春园重建,适逢其会。”

    “学术就是学术,政治就是政治。钱穆一代国学大师,乃是宗师的地位,现在的书里竟是提都不提,令人痛心……”这位历史老师已是自怜自伤起来。

    蔡教授懒得和他去说。钱穆自然是一代宗师,但他本人在49年后去了香港,且多次赴台,是常凯申的座上宾。胡适更不用说,他抗日期间是国民政府的驻美大使,其后又是台湾研究员的院长,以建国后的政治环境,又如何宣传。

    蔡教授是搞自然科学的,向来不喜欢搞人文的自怜自伤,放下手里的茶杯,道:“我还是出去等杨锐吧,房间里面闷得慌。”

    “好。”刘院长更不喜欢这种气氛,立即推门出去。

    细长胳膊的历史老师愣了愣神,见两人转眼间就出去了,也只是摇头:“这些人啊,都没有耐心……”

    没多久,杨锐和小白牙骑着自行车回来。

    远远的看到两人说说笑笑,到了跟前,杨锐瞅见蔡院士和刘院长,连忙跳下来打招呼。

    小白牙自然而然的将杨锐的自行车接管了,她一手推一只自行车,到了停车棚跟前,又同时举起两辆自行车,越过狭小的单车栅栏,并将之轻轻的放在离门不远的位置。

    蔡教授和刘院长默默对视片刻,默契的转过目光。

    “我是来看你写的《基因组学》,老刘说你写了一个英文版的,你想在国外出版?”蔡教授见面就问。

    蔡教授猜到了,杨锐自觉不用掩饰,遂道:“有这个想法,我放在房间里了。”

    开门进房,杨锐将写了大半的《基因组学》交给蔡教授,然后捣开火炉烧水。

    水开,刘院长安心的坐旁边喝茶,三五不时的看看表,与杨锐聊聊天,状态悠闲。

    但很快,刘院长就悠闲不起来了。

    “两点钟了。”刘院长来到蔡教授身边,轻轻的提醒。

    “再看一会,再看一会。”蔡教授揉揉脖子,看了一下手表,道:“你打个电话回去,就说我晚点到,让实验室里先自己做起来。”

    “好吧……”刘院长迟疑的去打电话。

    随后又是漫长的等待时间。

    三点钟,在已经超过了预定返回的时间后,刘院长再次提醒蔡教授。

    蔡教授不得不抬起头道:“我的时间不够了,恩,杨锐,你写的英文很不错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