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9章 习惯就好

    第1249章 习惯就好 (第2/3页)

隐藏起来,直到他真的获得诺奖为止。

    在这样的环境下,杨锐非常有必要让瑞典人和瑞典科学家,知道自己的工作,最起码,人家得听说过你,了解你,才有选你的可能。但是,若是居留瑞典,与瑞典科学家们打成一片,那就有**份了。

    朱院士没少与诺奖获得者接触,道听途书的也知道了不少信息,更不要说,国内还曾经尝试运作过诺奖。

    杨锐倒是节省了许多精力,先是回到实验室里,安排一番,就安心的撰写论文。

    自从g蛋白偶联受体的晶体结构做出来以后,离子通道实验室也是士气大振,簿耿鑫又多了两名手下,不仅没有惹人不快,反而让大家有受重视的感觉。

    杨锐坐在实验室里,都能感受到这种火热的气氛。

    尤其是年轻的科研汪们,眼见着自己参与做出了改变世界的科研成果,更是一个个兴奋的难以莫名。

    杨锐很感谢这个年代没有什么社交工具,否则,他们得天天站在进度图底下发自拍照才行。

    事实上,离子通道实验室里的进度图也已变成了两张,实在是参与的实验室太多了,一张大图是摆都摆不下的。

    吴奇和新调派的另一名科研汪,于是将进度图给分成了两张,一张代表的是所知的各实验室,在第二阶段的晶体结构进度,一张代表的是所知的各实验室,在第三阶段的三维结构方面的进度。

    图标很明显的能够看到,在第二阶段,进度最快的实验室,已经到了15%的程度,而第三阶段,进度最快的实验室连这个一半都没达到。这自然是研究的难度不同。而且,进度的百分比是不能够推算时间的,在这种科研项目中,越往后越难基本是肯定的。因为后序研究需要前序研究提供各种材料和数据,等于将前序研究的难度,部分的叠加到了后续研究上,进度越远,补给就越困难。

    能够像是离子通道实验室这样,一路开挂杀过去的实验室,是很难再碰上第二个了。

    而从离子通道实验室来说,第二阶段的晶体结构进度图,价值已经比较低了,等于只是用来观察敌情的。倒是第三阶段的三维结构的研究进度图,现在挂在实验室的北墙上,时不时的就有人过去瞄一眼。吴奇两人亦是有空就过去修改一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