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初次布局

    第35章 初次布局 (第2/3页)

拥有大笔财产,还得等到92年286南巡讲话之后才能实现。至于眼下只能先这么含糊着。

    “怎么花?”梁海平皱着眉头问道,对于一个连5千块都没一次性花过的人,实在无法想象五千万该怎么花。

    梁远看着梁海平嘿嘿一笑说道:“从来都是愁怎么赚钱的,还没见过花钱能愁成小叔这个样子的。”

    梁海平想了想自己也笑了起来。

    “在大楼那天我就和小叔透露过,反正我是不相信我爸那不足50的官场智商,能在段长的位置上坐稳了。小叔这些年总在外边跑,也知道这几年社会风气转变的极快吧,人的弯弯心眼只会越来越多,就我爸那个电线杆子的性格以后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呢。”

    “中央不是提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要一起抓么,我爸抓精神文明肯定是好手,物质文明就得麻烦小叔了”

    梁远心说领导同志的人格魅力老梁同志自己去发挥吧,金钱的大棒就交给小叔好了,领导同志自身过硬还能带着大家吃肉,就算老梁同志不会什么官场手段,一些杂音也能直接碾压过去,以后不靠钻营靠政绩,反正梁远也没指望自己老子能混进省部大员的队伍。

    “昨晚我爸知道自己提前升官了,兴奋的拉着我妈说到半夜,光听他讲上任后要改善职工待遇,却没听他说钱从哪里来,小叔我们只要等老梁同志为难的时候提出整合整个车务段的三产就好了,我也不瞒小叔,车务段下属的那个集体企业铁路车辆检修厂以后会有大用处的。到时候小叔就不会愁钱往哪里花了。”

    本溪车务段车辆检修厂,原名东北机车总厂始建于50年代,是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后勤最重要的铁路车辆厂之一,担负着整个战争期间志愿军所有铁路运输机车,车辆的维修维护工作,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修建的重点工程。

    战争结束之后,盛京至安东的运量大减,东北机车厂也随之闲了起来,60年代由铁道部直属企业下放给盛京铁路局管理,由于地理位置过偏在70年代盛京铁路局将机车厂的精干力量和部分设备搬迁到盛京市更名为盛京铁路机车厂,剩下人员设备移交给了安东铁路分局。

    安东铁路分局背靠****,在盛局内部是有名的穷局,接手后勉强维持了几年,在80年代初期和本溪车务段讨价还价之后,把厂子降格为集体企业,然后把包袱扔给了本溪车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