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巨变之始 (二十)

    第81章 巨变之始 (二十) (第3/3页)

个半小时,就算如此,全球科技界依然给了这台设备近乎无尽的赞叹。

    同年年底,超导核磁共振仪在美国获得突破。

    自1978年核磁共振诞生之后直到梁远穿越之前,在这短短的三十余年里和核磁共振有直接联系的诺贝尔奖项就超过十项。

    核磁共振被誉为当代医疗影像界最具革命性的发明,是人类和疾病的对抗战争史上最有力的帮手,没有之一。

    如果说航空发动机是现代工业之花,核磁共振仪就是医疗器械行业里最顶尖的那颗明珠。

    核磁共振设备的核心的就是磁场发生装置,磁场越强成像效果就越清晰,病人检查的事件就越短。

    在1990年,国际最先进的西门子超导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报价是920万美元一套,超导磁场强度为1T,每个病人的检查时间为70分钟。

    而在西门子的产品线中,1T的超导核磁共振仪已经是最顶尖的商用产品,西门子旗下销量最大的是800万左右美元一套,磁场为0.6T,每个病人检查时间80分钟的中档超导核磁共振设备。

    如果东大超导中心没有造假,意味着这个全新的超导材料几乎可以立刻投入到商业化应用。

    而在核磁共振仪的成本里,超导线圈几乎可以占总成本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根据东大发布的数据,二硼化镁超导线材的成本只有目前Ni系列超导线材成本的三分之二,这对全球核磁共振行业几乎是地震式的消息。

    眼下一台核磁共振成像设备400万美元起步,以海外医生固定八小时工作制核算,每个病人检查时间为70分钟,除去设备出图分析换人等时间,一天撑死能检查四位患者,海外每年工作天数大约在230天左右,哪怕设备利用率达到百分之一百,一年检查900位患者就顶天了,一台核磁共振设备的使用寿命大约为十年,在整个设备寿命期之内,大约能检查9000位患者。

    核磁共振设备每年需要的维护费用基本是设备采购价的十分之一。

    不算场地,电力,人员,冷却等开资,单单核磁共振成像设备折旧,摊在每个患者头上就需要1800美元,如果选择最顶尖的核磁共振设备每个患者平摊设备折旧费高达3600美元,如果加上其他开销5000美元一次的核磁共振检查已经是良心价,海外顶尖医疗机构的核磁共振检查都是以万美元单位来起跳,非富豪压根就用不起。

    至于共和国国内,X光已经是高科技了,B超和CT就可以代表国际前沿高端得不得了了,核磁共振成像设备暂时还处于呵呵状态。

    核磁共振设备是目前人类医疗领域最顶级的疾病诊断设备,可以说和人类寿命息息相关,现在东大超导中心有望把眼下高昂的核磁共振成像设备造价降低一半以上却迟迟不公开,正是这点才导致了海外舆论反弹,什么无视人类福祉云云。

    当然,这些对于梁远来说都是空气,别看某人隐身幕后没露头,但二硼化镁超导线材的加工方向根本就是梁远背后操控的,所有的加工工艺专利也自然都掌握在远嘉手里。

    眼下日本核磁共振的研发水准算不上顶尖,核磁共振成像设备领域能称得上顶尖的只有GE,西门子和飞利浦三家,GE和西门子都处于同远嘉谈判的状态,别管西门子能不能谈成剩下来的光杆飞利浦自然心里冒火,早就找上门谈合作问题。

    可惜,梁远没空搭理,一直放飞利浦鸽子,飞利浦拎着猪头找不到庙门已经大半个月了,只能干瞅看着GE谈判将成,马上就要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领域上天的节奏。

    现在梁远和刘文岳拉起飞利浦这个话头自然意有所指,刘文岳不可能知道,未来全球光刻机最为牛逼的生产商荷兰ASML(阿麦斯)就是几年后从飞利浦研发部门分拆出去的。

    现在受了刺激的远嘉虽然打算自研光刻机,但如果真能有大佬的大腿可抱岂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