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王安国要王安石宜远佞人

    十七、 王安国要王安石宜远佞人 (第2/3页)

是要朕为尧、舜之君,难为朕吗?话虽如此,但何世没有小人?虽尧、舜之时,也有‘四凶’。”

    王安石说道:“尧、舜辨‘四凶’而诛之,此也所以为尧、舜。”

    赵顼点点头,随即话头一转,笑问道:“有人说卿只知经术,不明世务。”

    王安石说道:“经术,正所以经世务。后世所谓儒者,大抵多是庸人流俗之辈,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甚少见识。”

    赵顼又问道:“依卿所言,设策施政,当从何处入手?”

    王安石说道:“变风俗,立法度,为今之首务!”

    赵顼连连称是。

    赵顼选择了王安石,也是历史选择了王安石。历史长河行进此处,变得波急浪涌,喷溅出无数绚丽的浪花。此时,观文殿大学士、判汝州富弼应召回朝,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这样一来,中书省以富弼为首,有五位执政:富弼、曾公亮、唐介、赵抃、王安石。富弼和曾公亮是宰相,唐介、赵抃、王安石为参知政事。

    第二天,入内内侍省副都知张茂则来王府宣旨,接踵而来的是各路贺喜的人。热闹了一天,到夜色渐浓时人才散尽,也只有此时,一家人才有时间聚在花厅里。吴夫人对王安石说道:“相公,要不要备一点酒,家里也热闹热闹?”

    王安石未及开口,小儿子王防嚷了起来:“要要要,我要吃王楼山洞的梅花包子,我要吃郑婆婆肉饼,还要去大相国寺,买两个鬼脸。”

    王雰笑道:“爹爹做翰林学士,小弟一天背一篇文章;爹爹当参知政事了,小弟一天要背两篇文章。背不出是要打手心的。”

    王防一听,立时就泄了气。王霈也笑道:“爹爹当了宰相,小弟也要像大哥那样有学问,要好好读书,可不能做个纨绔子弟。”

    王防问道:“大姐,什么叫纨绔子弟?吴……姐夫是纨绔子弟吗?”

    王霈立时满脸飞红,跑过来扯王防的耳朵。王雰笑道:“人家在都水监,好歹也有一官半职的,如何是纨绔子弟?”

    王霈说道:“爹,妹夫什么时候来?再不来管管,妹妹可要上天了。”

    王霈这一说王雰脸上挂不住了,就去扯王霈,王霈躲到吴夫人身后,两人一拉扯,一齐跌在吴夫人身上。王安石看着两个女儿疯闹,拈须笑道:“霈儿这么一说,倒是提醒我了。下次蔡卞来了,就把雰儿的亲事定下来吧。”

    王雰叫了声“爹——”,扭身跑了出去。王安石对夫人说道:“你们有兴头,我也不扫你们的兴。叫安国过来,小聚一聚也好。雱儿不小了,等忙过这一阵,你请人过去说一说,把亲事办了吧。”

    王防“哈”的一声,叫了起来:“大哥做新郎官了,不羞不羞。”这下轮到王雱红脸了。

    加官进爵的喜悦,犹如一阵风过,之后便是深深的思虑。王安石如此,王雱也是如此。譬如上给仁宗皇帝的《言事疏》和《上时政疏》,在这之前仅仅是两道横亘天上的彩虹,现在便成了通往彼岸的桥。彼岸是什么样子?第一步又如何踏出?当年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富国强,但商鞅遭五马分尸之刑。汉武帝时桑弘羊行平准法,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但桑弘羊也不得好死。说近一点,范仲淹行“庆历新政”,要义便是范仲淹提出的十项主张: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行不到一年便告失败。如果王安石胆敢踏出一步,所要面对的就不仅仅是遍地荆棘,极有可能身败名裂。

    王安石必须并且要尽快的踏出这第一步。为了社稷,为了黎民,也为了赵顼的付托之重。

    但是,中书省有两位宰相,三位参知政事。曾公亮或者会支持王安石,其他三人,尤其是唐介,从心里就反对王安石进中书。更别说掌邦画策,便是“变风俗、立法度”这六个字在中书便通不过!

    这之后不久的一天。喧嚣的白天刚刚让位于温柔的夜,王安石的书房里便闪亮了烛的光晕。王安石坐在桌前,烛光闪烁明暗不定,照在王安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