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3章 黄昏

    第1563章 黄昏 (第3/3页)

,在吸取了周佳团队的教训后,也让他走得更远。

    当然,不管怎样打造品牌,树立形象,对秦放歌而言,最后都还是回到音乐艺术本身上来的。

    坐在钢琴前的他,优雅淡然,散发出迷人的光芒,连他说的话,都是那么的悦耳动听,“降D大调,黄昏。”

    此刻的音乐厅里,已经彻底安静下来,秦放歌的返场曲,是完全没有出现在节目单上的,哪怕是精美的需要花钱购买的节目单上也没有,一切都以现场演出曲目为准。要观众热情不够的话,说不定就没有这样的返场曲。

    他这演奏的曲子,和现场的场景倒是挺配的,等观众们听完音乐会出去,基本就黄昏时候了。这次的音乐会,不管是前面的钢琴协奏曲《丝绸之路》,还几位才女的倾情演出,以及下半年的小提琴协奏曲和交响曲,都带给他们莫大的惊喜和震撼,十来分钟的起立鼓掌,也才让现场观众们的情绪稍事舒缓,然后就迎来最后的这曲《黄昏》。

    这也完全是这个下午场的交响音乐会所独享的,秦放歌放送现场观众的福利,一如昨晚他的首秀指挥以及返场曲《狩猎》那样。

    听名字就能想象得到,这是一首营造氛围的钢琴曲,事实也确实如此,秦放歌的精彩演出,让现场观众都有感动到落泪的震撼与冲动。

    降D大调,他一开始带给观众焦点是黄昏时分的景物,而不是夕阳本身。曲子开始,他就用左手的钢琴演奏,模仿了远处传来的低缓的钟声。也显示了他对调性与色调极强的把握力,用降D大调调表现此时的场景简直淋漓尽致,换做任何一个其他的调都会把这种意境破坏。他的右手则是连续和弦音阶,我们发现:左手降D大调是降调,右手A大调是声调,在以后的几小节里,左手一直都是降D大调,右手有A大调,D大调,E大调等,也都是升调,这样采用升降调交错带来的和声效果,会给观众们一种特别空灵和神圣的感觉。

    更专业的同行也惊奇的发现,秦放歌使用了两种织体,一是连续和弦音阶,另一个是波音,来营造这样山高天远的意境,以及如暗流一般涌动着的太阳光线所产生的祥和的氛围。

    带给观众无尽的联想,仿佛夕阳西下时柔和的橙红色光芒漫无边际,侵透了天边的云朵,然后从远处的山顶泻下,没过了近处的平原,浸润着的每一片树叶,每一颗小草,弥漫在我们的四周,与我们的每一寸肌肤贴合,存在于我们能观察到的任何一个角落,缓缓地流动着。

    同样的音乐,带给不同的观众,意向也都并不一样,但这所有的不同,也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也是秦放歌给出标题《黄昏》所带来的影响。

    在联想力更丰富的观众,甚至能想象出更美丽的景象,小小的村庄里,家家户户窗里隐约透出温暖的烛光,和昏暗的天空融为了一体——这一切温暖的景象都被曲子开头的寥寥几声勾勒了出来。舞台上的秦放歌,用无比温柔的一串和弦拉开了夜的序幕。

    落日的余晖依然足够明亮,笼罩在村庄之上;路旁的树、远处的山峦却只剩下黑色的剪影,背后透出昏黄的天际,一切都是那么地温柔而祥和;经过一小段过渡,这一切景象都被主题句勾勒了出来。

    随后秦放歌的演奏中,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织体,低音琶音,仍主要来表现光芒的涌动,以及人体所感受到的那种温暖,舒适。本曲的第一主旋律也在此刻出现了,主要由一些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弦构成,刚开始是很细微的,然后逐渐加强。似乎预示着他想要表现的重点已从直接的景物描绘转为描写内心的那份震撼之感。

    浪漫诗意的观众则是想象着,暮光逐渐消散着,几点疏星从天边透出来;夜更加宁静了;这时曲子也放轻柔了,他演奏的主旋律,就仿佛一串串灵动的波音,像庄严的天穹上点点眨着眼睛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