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4章 开会

    第1914章 开会 (第3/3页)

流量和名气,就值得他们投资更多的东西在他身上的。他们也都有把华夏音乐学院打造成世界一流音乐学院的野望,光中国第一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啦!

    秦放歌也完全不同于那些从音乐学院毕业出去,在国外混出名堂的学生,他就是在华夏音乐学院成名的,现在还是“在读生”,吹嘘起来的时候,大家也会更加有底气。

    能否留得住“天才学生”,其实也是国内音乐学院面对的最大问题。之前绝大部分天才学生,天资最高的高中都不会在国内音乐学院念的,更别说大学了。所以,这情况其实是比较尴尬的。哪怕教这些天才的学生是华夏音乐学院的在职老师呢!哪怕他们之前念的是华夏音乐学院附中附小,都不能掩盖他们其实没有在华夏音乐学院上大学的事实。

    在华夏音乐学院念完本科再出国还能取得特别辉煌成绩的,简直屈指可数。华夏音乐学院是这样,国内的其他音乐学院比这情况更糟糕,有天赋的学生,都想着留学海外,也确实,国外那些顶级的音乐学院综合条件好,教学水平高,关键老师人脉广,和各大演出机构交响乐团出版公司等关系好,给学生们演出的机会相对而言就比较多。

    不管是雷建华这样的学校领导,还是普通的老师,都希望有朝一日,能扭转这样的局面,把国内最优秀的学生,留在国内。甚至,要是能吸引国外的天才来学校留学,那就最完美不过。

    只是,这样的愿望在以前看来,简直是奢望。

    唯有在秦放歌横空出世之后,让大家看到了一丝曙光。而到现在,这丝曙光已经越发光明。周秀英沈建萍她们积极行动起来,并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绩。有她们领头并替秦放歌的事业做长远的规划,一切就都好起来了。

    但光靠她们也是不行的,周秀英她们顶天也就把声乐歌剧做好,其他钢琴呀小提琴管弦系民乐系这样的,都还是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才行的。尤其民族音乐这块,在国内的情况还勉勉强强,国际地位的话,就真的没多少影响力,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当然,秦放歌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也都还是先放在国内市场的。这点也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现在连外国人都开始看重潜力无比大的国内市场,国外的古典音乐市场已经在急剧萎缩,要不然,每年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外国乐团以及演奏家来中国演出捞金的。

    先立足国内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要能同时兼顾海外的话,肯定也不会差啦!能把外国观众都吸引到中国来看演出,无疑是最让大家振奋的。

    这次的燕京国际音乐节,就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最好时机。

    而秦放歌在这期间举办的大师班活动,也是选对了时间,对了,还有他要搞的森林音乐会,也让他们拍案叫绝。森林音乐会并不新鲜,可要搞好,却不是件容易事情,要做成品牌就更是难上加难。可在秦放歌身上,这些都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他搞的不管是音乐会还是其他演出,门票永远不够。能保证上座率的情况下,也不缺赞助商,甚至还能秦放歌换着花样的挑选合适的赞助商,可以说,他怎么折腾都行。

    对比其他搞古典音乐的人气,真的太心酸了。

    说回大师班,华夏音乐学院的老师们特别与时俱进,挑选学生的时候也没有拘泥在国内。真正的走向国际化,这方面也有秦放歌团队的影响,基本每个大师班,都有外国学生参与。其中日韩的最多,欧洲国家的也有,主要集中在管弦方面,特别管乐,不得不说的是,人家的水平确实是高。

    这也是为将来搞“秦放歌国际音乐大赛”做好准备,既然是国际,光有国内的学生肯定不够,得着想全世界,让国内的学生和国际上学生同台竞技,对他们的促进也会是特别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