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B小调奏鸣曲

    第一百二十六章 B小调奏鸣曲 (第3/3页)

可以不用动脑子,只用手去演奏就好。慢节奏的曲子,不用想也知道,最重的是感情,这也恰恰是绝大部分人的硬伤,没有感情积累,真的很难弹好。看看那些早期就成名的钢琴演奏家,没几个是以弹慢曲子出名的。感情人生积累不够,就只能模仿想象,这样弹出来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就拿张杰自己来讲,他弹得最多的就是路德的作品。路德的作品是有相当大的难度,但研究的人很多,情感的话,大部分也都能理解。他再浪漫多情,敏感忧郁,这样的感情也是可以演奏出来的,因为大部分学生也都有这样的感情。

    像乐圣克利斯朵夫的作品,张杰就相当有自知之明,不轻易去碰,练习最多的,也就是那几首广为大家所熟知的作品。克利斯朵夫的人生就是个悲剧,他的确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才华横溢,可他性格暴躁,曾经疯狂地爱慕过一个姑娘,最后却把人家给吓跑了。他和公爵夫人有过一段情史,最后却成了他颠沛流离,流浪异国他乡的导火索。他一生中没有成过家,参加过工人暴动,和人打过架,饿过肚子,隐居过,尝尽过世间的苦楚。但这一切,并没有击败他,反而成就了他伟大的灵魂,写出了与人生,与命运,与社会抗争的煌煌巨作。

    没有社会人生积累的人,根本就不敢去演奏他的作品,尽管大家对他的评价相当高。就算是知名的钢琴家,从来不弹克利斯朵夫的占了绝大部分,有的钢琴家则是只弹克利斯朵夫,感觉就像是两个极端一样。

    而克利斯朵夫的作品,从来就不是以炫技快速出名的,他的作品中,最重要的是感情,那种缓慢但却贯穿始终的各种感情。

    正也是因为这样,张杰也越发认清楚,秦放歌这家伙绝对是个怪物。

    他在这首B小调奏鸣曲中,最重视的,也就是情感的表达,还不是常人所理解的那种。

    张杰自认也是听曲无数的人了,可这首曲子里所蕴含的感情,他听得却很是迷糊。那些缠缠绕绕的,慢吞吞的,究竟是些什么玩意,真是纠结死人了。就不肯来点痛快的吗?

    要是都像第二乐章里面,那些优美动人的旋律该有多好,他这是文艺青年,不纠结不舒服斯基吗?

    可张杰偷偷看曾在理,他在听这些乐章的时候,却是相当地动容,那感觉,好像触动到了他灵魂深处的东西一样。

    张杰看到曾在理眼角还有泪水划过的时候,心中更是升腾起一一万头某种动物的冲动。

    这感情,他和曾在理秦放歌他们,活在不同的两个世界,张杰自己,怎么就没有那么深刻的领悟和感动?是人生积累不够的缘故?这尼玛,秦放歌比他岁数还要小,即便他是创作者,没人生岁月的积累,也创作不出来这样深刻的作品吧!

    “这首曲子写得太好了!简直写到我心里去了,秦放歌好样的!”等曾在理听完整首曲子后,泪流满面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时。

    张杰更只能在心底哀叹,难道自己一直活在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