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合作

    第一百三十六章 合作 (第2/3页)

这回跑燕京来做什么?

    秦放歌表示很伤心,“质问了我这么久,这才说到主题呀!”

    黄静就哼道,“反正肯定不是专门来看我们的,要不然,怎么会连礼物都不带的。”

    算了,秦放歌不跟她一般计较,不过这事情的话,他自己说来的话,有点炫耀的嫌疑。他把目光转向左书琴,她是知道内情的,可惜左书琴装作没看见,秦放歌之前叫她不要乱传的,看样子她把秘密也保守得好。

    秦放歌只得自己讲,“赵宇辉师兄不是买了我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吗?递给了新三国演义的张志文导演,并帮我约了张导演说见个面。”

    黄静反应倒是非常快的,惊讶地猜测道,“莫非想让你给新版三国演义配乐作曲?”

    秦放歌平静地回答道,“我倒是想,可也得看张导演看不看得上我才行!”

    滕舒婷这时候也讲,“你给他们作曲,是给他们面子才对。现在这新版三国演义的配乐作曲,就是个烫手的山芋,没谁愿意轻易接手的。”

    黄静则夸他,“徒弟厉害呀!一来就是大手笔,信心十足吧!”

    秦放歌回答说,“哪有,心底可是七上八下的。我过来也是想找你们多学学乐器呢!尤其是宝卿最擅长的古琴,要给新版三国演义做配乐的话,古琴肯定是少不了的!”

    林宝卿闻言就点头道,“也是,三国时都是抚琴的多。还留下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城头焚香抚琴吓退司马懿的传说。更有趣的是曲有误周郎顾的故事,据说弹的是广陵散,也不知道新版三国演义里,有没有这样的剧情。”

    黄静也跟着卖弄,“我记得曹操的短歌行里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诗句,宝卿和舒婷你们的专长呢!”

    林宝卿对这个当然是了若指掌,甚至还指出,“其实这句最早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她甚至都能把这首诗歌倒背如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黄静听了直咋舌,她虽然也是学传统乐器二胡的,不过二胡最早始于唐代,她本人也没林宝卿那么家学渊源,文化功底没她那么深厚,能知道曹操《短歌行》里面的诗句,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而作为古琴世家的传人,林宝卿从小就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想要弹好古琴,这些必要的文化传统知识,是必须深入理解分析并消化成自己的底蕴,要不然怎么能弹好古琴,鼓好瑟。

    不过黄静也是有想法的,她建议秦放歌先把曹操的《短歌行》谱曲出来,还有诸葛亮周瑜曹植他们的诗歌作品,都可以谱曲出来。曹植最出名的就是《七步诗》,也就是黄静都能背得出来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还有首《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