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探班

    第五百六十二章 探班 (第3/3页)

共知的事情。龚晶玉难得来一次,滕舒婷就指挥大家,来了一次完整的大合奏。

    时间和秦放歌预计的差不多,一个小时左右。

    但这效果嘛!

    就还是远远不如预料。

    这点,连龚晶玉都听得出来,“你们演奏得已经相当不错了!但还是有特别大的进步空间。黄静你的高胡,不能太特立独行,还是要配合上二胡以及革胡,不要忘记你们是整只乐团最最坚实的基础……”

    龚晶玉不说其他人,专挑爱徒黄静的毛病,倒也不是打击她,而是告诉她,该怎么去做会更好。她还严肃地道,“光看曲谱,和实际听演奏,完全是两回事。现场听的话,感受也会更深,一些优点和缺点,也更容易暴露出来。秦放歌你这个作者,也要负起责任来,这么长的音乐作品,对她们来说可谓是最大的考验,基本功,默契,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她们最终的演奏效果,能否如你创作时候所预料的那样,吸引观众,也只有你最有发言权。”

    秦放歌就还是表示看好她们,也相信她们的水平和实力。

    只是这样肯定是没办法让龚晶玉满意的,她尤其在乎秦放歌对二胡的点评,她就是这个专业的,也最有发言权,“我知道在这首作品里,你对二胡的运用,不落窠臼,但要怎样表现好这点,你最不用谦虚。通过排练这样一首作品,黄静她们能取得进步,这也是她们应该感谢你的。”

    秦放歌要挑毛病还是特别容易,何况很多问题,其实是滕舒婷她们自己也很清楚,但想要做到完美,也还只有通过不断刻苦的练习才行。

    一个来小时的民乐大合奏曲,不仅精神上的消耗巨大,对她们的体力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现在排练的时候还好,等上舞台之后,一紧张的话,各方面的消耗也会更大。

    龚晶玉也希望秦放歌能严格要求她们,不要在乎面子什么的,还说最主要的,是不要在舞台上丢脸。这点,倒是和其他教授的意见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