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期许

    第六百二十六章 期许 (第2/3页)

事,王紫梓就跟她们说秦放歌要去给龙雪瑶钢琴伴奏的事情。黄静几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还很义愤填膺的样子,要不是有龙富锦在,秦放歌又肯定会被围攻的。

    倒是林宝卿识大体,也不计较秦放歌那些破烂事情,作证说秦放歌的确不太知情,并猜测可能是邓红梅她们做的。

    龙富锦大致明白是怎么回事,也笑着说,“的确是该逼一逼你的,要不然你整天懒懒散散的。我们也是没有你那样好的演奏天赋,要不然肯定也会经常上舞台去演奏自己的作品。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作曲者最了解自己的作品,最能将音乐的原意完美地演绎出来。”

    女生们也都点头称是,还都讲不会浪费秦放歌多少时间,反正他平时也要练习的。对他这水平的人来说,上台演奏也很简单,也不像她们,需要长达几个月时间的排练才行。当然,一个人的演奏和二十来号人的合奏。难度完全不能相比。

    连他最引以依靠的林宝卿,也在旁边笑看着秦放歌被大家推向舞台。

    龙富锦也问秦放歌,“有没有准备什么新的作品现在也还来得及的,这段时间,都没看你有什么新作品问世。”

    秦放歌苦笑着说,“龙教授对我的期望太高了。”

    龙富锦却说还好,“现在正是你最富创造力和激情的时候。有灵感,有激情就尽量多创作不要怕什么。也不必藏着掖着,年轻人非整得跟个老头子一样有什么意思。”

    秦放歌比较汗颜,龙富锦又说他在钢琴和小提琴上的创作成果很是喜人,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这也是最容易和世界接轨的器乐。但在民族音乐上,也要秦放歌继续努力。

    秦放歌表示会尽力而为,龙富锦又讲道,“倒不是存心给你压力,只是大家对你的期望真的特别高。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事情。”

    女生们也都纷纷点头附和,滕舒婷也在想这首锦瑟华年乐曲之后,她们乐团的道路该怎么走。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秦放歌弄的这首作品,并不是正统的民族音乐。

    用她们自己的评价来说,算得上是新民乐,不光是作曲手法还是表现形式。都和民乐有着很大的区别。

    越到演出的时候,滕舒婷的担心也就越多。

    好听是好听,但能不能被认可,却是件不容易被确定的事情。

    龙富锦和吴亦芬都旗帜鲜明的表示支持她们,他们并不是什么老古董,在教滕舒婷的时候。也并没有把她的创作局限在古典音乐以及民族音乐上。不管是龙富锦还是吴亦芬,对世界上各种音乐形式和风格都有所研究,也鼓励学生们放开顾虑,勇于创新,走出自己的新路来。

    秦放歌搞出来这个形式并不怎么严谨,但旋律优美好听到爆,也非常符合女生们想法的作品。他们作曲系的教授也都反复研究过。要说艺术价值有多深,也不见得,但就形式的新鲜程度,以及吸引听众方面,却是无可争议的高明。

    但这样的形式,估计也就秦放歌自己一个人才能玩得转,其他人在没有秦放歌那样逆天的旋律创作能力的时候,弄出来同样形式的作品,绝对是个四不像。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让滕舒婷有些焦虑,哪怕是这首作品将来非常有可能大受欢迎,也让她们大红大紫。

    连龙富锦和吴亦芬都承认,这样的作品一旦演出的话,很有可能造成轰动。但是有喜也有忧,也正如滕舒婷所担心的那样,她们乐团肯定不可能只靠这首作品撑下去,还是得有新的作品才行。而想要超越这首锦瑟华年,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最起码,滕舒婷自己是没有这样信心的。

    但就目前为止,也就滕舒婷和左书琴林宝卿几个人比较担心这事情,其他女生暂时还不用想那么多。能把这首作品演奏好,让大家这几个月的努力得到认可,对她们来说,就是最幸福美好不过的事情。

    而滕舒婷她们能看到的事情,龙富锦和吴亦芬两个教授更看得明白,问题也还是要在秦放歌身上得到解决,也都是他惹出来的事情。

    在知道他最近一段时间都在努力研究传统文化,希望从中吸取营养的做法,两位教授也都表示赞同还认可。

    也讲民乐的发展其实是与时俱进的,但究其根源,还是在于民族的,独特的东西,而不是西化,大众的音乐。传统文化里,这样独特的,富于中华民族特色的东西也特别多,内涵和深度也都足够,就看作曲者怎么去创作。

    对于秦放歌能在西方音乐和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流行音乐与艺术歌曲之间做到挥洒自如,两位教授也都表示不可思议,但这也正好说明了秦放歌的天才之处。现在他们所希望的,就是秦放歌这个天才,能创作出更多的音乐作品,能上演更多的奇迹,如果能将中国,变为世界音乐的中心。那更是他们做梦都会笑醒的事情。

    只是说来简单,做起来却很艰难,但也要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去做才有可能实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