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感慨

    第八百一十四章 感慨 (第3/3页)

   这些曲目的演出,对她们来说,难度并不大。说她们是在娱乐也可以,但她们也唱了好几,像是负责主唱的滕舒婷和左书琴两位,都有些口渴。

    家长们这时候也关心的给她们送水递毛巾,让她们喝口水,擦下汗,好好休息一下。下半场的演出才是关键,也是她们最关心的。

    如果说上半场的演出目的是为了电视台那边的话,下半场,就是她们真正光荣绽放,用音乐回报师长的时候。当然,这些音乐作品都是她们自己以及秦放歌创作出来的,她们演奏起来,没有半点心理的压力。

    “要是他在这里就好了!”陈天虹还这样感叹着。

    黄静则说要不要给他打个电话或者个短信过去,她们却被潘琳娜说,“你们俩够了呀!宝卿都没说话呢!”

    大家就把目光集中在她身上,林宝卿轻笑着说,“要我们这点事情都做不好的话,我想他会对我们特别失望吧!”

    “说得是呢!”王紫梓笑着接嘴道,“我们这群青春无敌的美少女,有什么事情难得住我们的。今天我们就要在这样的舞台上,尽情绽放荣光,演奏出最华丽的乐章。等下我唱主角的时候,姐妹们可要给力呀!”

    左书琴笑道,“把握好分寸,不要兴奋过头用力过猛!”

    王紫梓说她完全不用担心这点,“还信不过我们的水平么!”

    来到后台的几个家长们对她们倒是挺放心的,上半场的演出,她们都没有出什么岔子,轻松加愉快。下半场的这《锦瑟华年》难度最大,但她们练习的时间最久,又有在元旦晚会上成功演出的经历。而且,对她们来说,压力并不大,央视音乐频道这边,想要安排这么长时间的曲目,想必也是特别为难的。她们也没指望这作品能这么快就上电视,权且当作一场排练就好。

    当然,她们还有更多的东西没有拿出来。

    比如秦放歌历时几个月为她们创作的《梁祝》,还有可以改编成民乐合奏版的《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梅花三弄》以及给陈天虹的《琵琶行》,想要更丰富的话,有乐队版本是最好的。秦放歌的初衷,肯定不是让她们乐团分裂,大家都去演奏独奏版本。

    这些乐曲都需要她们花时间去排练,这样一来,时间安排还挺紧张的。但在没有排练少之前,不管是左书琴还是乐队成员们自己,都不想将其带到舞台上去。尤其是《梁祝》这样的作品,她们会觉得那是对作品的亵渎。

    最善于鼓舞士气的吴亦芬教授也在音乐厅后台给她们精神上的鼓励,大家都特别喜欢她,她一直所担当的角色,也是特别和善有爱的。

    家长们对吴亦芬教授也特别尊重,人家教授牺牲自己的时间,免费指导自家女儿,她们感谢还来不及呢!

    音乐厅里,白雪妮则在和陈功以及主编黄正银讨论刚刚她们所演出的节目问题。陈功的态度也很鲜明,“她们的实力,已经远远出我之前的预期,也给了我老大的惊喜。我真是没想到,跟着秦放歌身边之后,她们的演奏技术和水平已经提升到了这么高的程度!林宝卿之前来过我们节目组的,你们也是知道的……”

    白雪妮点头,“那时候她还稍嫌有点青涩,现在的话,已经更上一层楼了!”

    陈功就笑她,“你错失了昨晚的音乐会,真的挺遗憾的。要是你在现场听到她和秦放歌的琴箫合奏曲之后,感概应该会更多。话说,秦放歌在民乐上的造诣之高,也是出乎我们所有人的预料。昨天晚上的几民乐作品不说,光她们今天演出他的这些作品,就可以看出,他们在民族音乐的道路上,走出了新意来。这可是值得我们大力宣扬和推广,也是双赢的事情。”

    “我也有同样的感概!秦放歌这个小学弟,还有这些小学妹们,让我们不服老都不行了!”黄正银笑着说,“不过这也是历史演变的规律,一代新人胜旧人!”

    白雪妮则讲,“我怎么感觉她们还没有拿出真正的实力来?”

    黄正银说,“这是必然的,下半场的演出才是真正考验她们水平的时候。一个小时的长民乐合奏曲呢!光是想想都挺不容易的。”

    “有听老林老左他们讲,也都特别骄傲的样子!就是没有现场听过的,也是期待得很。”陈功道,“我其实也很疑惑,这么长的曲子,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

    “也只有秦放歌那个怪才方能做到!”黄正银说,“比起这个,我更期待她们的表现!作品再好,也需要演奏者演绎出完美的效果来才行。”

    白雪妮则特别担心,“这么长的曲子该怎么安排才好?”

    黄正银和陈功都忍不住笑了出来,陈功也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要干脆点,就做两期特别节目就行,不是还愁没什么好的作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