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四章 上门

    第九百一十四章 上门 (第2/3页)

想法成曲的少,不过每天练习没敢停,过年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会比较多一些。”秦放歌回答说。

    周秀英点头,“能每天坚持练习就好,灵感这东西也不能过分强求。一点点积累就像是细水长流,总会有水到渠成的时候。”

    秦放歌说他就是这么想的,还讲果然周先生最了解他。

    林宝卿则在旁边笑着说,“感觉大家现在对他的期望比较高,还好他心理素质好,没什么太大的压力。”

    周秀英说是这么回事,秦放歌还喊他其实也挺亚历山大的,但她们两都没当回事。

    进屋的时候,方希平和方建国两父子都把晚饭都做得差不多了。他们家里从来都不缺礼物,这次过年,学生们又买了一大堆送过来。周秀英在音乐学院以及飞世界各地忙碌,方希平基本都在家里的,学生们也不怕没地方送东西。

    方希平比周秀英还要小几岁,他性子比较恬淡,和急性子的周秀英完全是对立的两个面,两人又争吵的话,基本也都是以方希平退让妥协告终。他退休后就在家照顾老伴,他没她那么强的事业心,过得也挺安逸的。这点秦放歌早就知道,林宝卿也听他说起很多回。

    他们唯一的儿子方建国五十多岁快到六十,还没退休,但经常过来看望两位老人,帮忙做饭陪他们聊聊天什么的。

    也说起赵宇辉魏玲玲他们,除了打电话过来给周先生拜年之外,也有亲自登门,不过那时候周秀英都没在家,忙学校艺术考试的事情去了。对她来说,这才是大事。

    而赵宇辉和魏玲玲郭燕几个都是大忙人,尤其这次在春晚露面之后,不光名气上升了一大截,节后演出安排也多了起来,这也是他们各自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的。很多战士都没能回家过年而是在坚守岗位,他们文工团的成员们,经常会组织去慰问演出,留在燕京的时候都不多。

    主要事业在歌剧方面的像是夏宇周红艳他们的话,在这段时间则要轻松一些,但像是沈建萍曲芳她们这样,在音乐学院担任老师的例外,这段时间正是应届生艺术考试的时候,老师们都挺忙碌的。

    很快就上桌吃饭,方希平他们都叫两年轻人多吃点,秦放歌笑着道,“我来就好,宝卿的话她要保持窈窕身材,吃得比较少。”

    方建国就笑秦放歌挺会疼人的,至于他是饭桶的事情,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他们在做饭菜的时候,都特意为他加了量的,这也是他提前打电话的原因之一。

    林宝卿吃东西斯斯文文的,秦放歌现在也久经锻炼出来了,吃得虽快也多但姿势还是挺文雅的,除非他自己刻意破坏自己的形象,否则他的外在形象还是非常nice的。

    周秀英家并没有什么食不语的规矩,饭桌上的时候,也聊起秦放歌的一些趣事。事业上的话倒没怎么提,林宝卿当初还是看着宋子萱姐妹直播他跳水救人的事情,也绘声绘色的把事情讲了一遍。

    大家还都挺淡定的,也是因为秦放歌这副皮囊,给所有人的印象特别深刻,特别有安全感。他还是练武的,要不能把人从水里救出来,才能算是新闻。只是在那大冷的冬天,他们父子俩这举动还是充分说明了,他们心中的热血沸腾,见义勇为的精神深埋在骨子里。

    方建国还说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非常有必要,身边这么多女孩子,保护她们也是秦放歌的责任。尽管在燕京这天子脚下,治安环境还不错,但社会人心复杂,修炼好自己的内功准没错。

    等秦放歌吃好饭,大家一起动手收拾好,坐下来边看电视边聊天的时候,秦放歌也给他们讲起他家乡江城那边的趣事。其他几位都是北方人,林宝卿更是土生土长的燕京人,对江城的印象,也只停留在去年暑假的时候去玩了几天。

    闲话一阵之后,周秀英主动挑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