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0章 琵琶金翠羽

    第1350章 琵琶金翠羽 (第3/3页)

的事实是,如果技术不达标的话,也根本演奏不了《琵琶行》这样的高难度曲子,更别说其中的深刻艺术内涵了。

    当然,对陈天虹来说,沉醉于艺术中,也可以让她没时间去胡思乱想。对秦放歌的思念,都集中在琵琶上了,“琵琶弦上说相思”。

    但也不仅限于此,每天的联系还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是一张照片或者一段小视频,有时候就是一首诗或者词。

    像是昨天,秦放歌就收到陈天虹发过来的一首《菩萨蛮》,韦庄的。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她们学民乐的,除了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外,对传统文化,也必须做到传承和弘扬,发展什么的就不说。优美动人的唐诗宋词,也是女生们最爱,而学琵琶的陈天虹,在其中也占了老大的便宜,诗词中写到琵琶的实在太多太多。

    韦庄的这首词,写于他离开洛阳去江南的时候,花间的香艳犹在,却遮不住惆怅与忧伤。这样的词,自然也是可以从男女双方的角度来理解的,这就是诗词无限魅力所在的地方。

    陈天虹自然也是希望秦放歌能够“早归家”,绿窗边没人如花似玉,等着他的回来。她所想要的,除了身体上的欢愉外,同样追求精神上的默契和共鸣,这点陈天虹和秦放歌也有共同的语言,音乐也是他们最爱的东西。

    陈天虹根本不敢对秦放歌奢望太多,可但就她最爱的琵琶而言,和秦放歌进行琵琶艺术交流的对象,也就仅她一位。她倒也不用担心他会找其他弹琵琶的美女,除非他真的会分身术,他要忙的事情太多太多。

    这也决定了,陈天虹自己必须主动一些,要不然,还真轮不到她。到现在,陈天虹也越发为自己的先见之明而庆幸,没看现在他跟整个锦瑟华年乐团一起相处的时间都减少太多了吗?

    这似乎也是必然的结果,陈天虹也完全能理解他,单就他的音乐才华,就不可能仅仅局限在没什么太大市场的民族音乐上。当然,其他古典音乐钢琴歌剧什么的,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

    而时下最严峻的问题莫过于,“没钱玩什么音乐!”难听了点,但却是不争的事实,他也还得赚钱,然后才又更好的环境来做好音乐。

    这些道理,陈天虹都是懂的,而且,古往今来,似乎都是亘古不变的。就比如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心酸际遇,就特别能说明问题。

    当然现在的情况还是好了很多,她们这样的“演奏家”“艺术家”们的社会地位提高了很多,女性的地位和过去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但艺术和现实的矛盾和冲突,确实一直都存在的,陈天虹所求的其实也不算多,能够开开心心的做音乐弹琵琶,有懂她知她和她完全合拍的人就不错。眼下的情况虽然有些遗憾,但也算是达标。

    而真用心搞艺术的时候,陈天虹自然不会想那么多,她们学艺术尤其是学器乐的,个性都很相似,也都在演奏的时候证明自己的努力。首要事情自然是请秦放歌检查她这些时日的练习情况,也是有进步也有不足的地方。

    两人对此都不惊讶,陈天虹就没想过能一步登天,一下子就把这首曲子给练好。她的这些努力练习,最终收获成果的,也还是她自己,而不是秦放歌的。

    秦放歌这个老师当得也挺敬业的,在艺术上他也从来不心慈手软,音乐是她的梦想,陈天虹也不想受到侮辱。有批评才有进步,她从小就已经习惯,秦放歌更是用更委婉温和也是她最能心甘情愿接受的方法,来督促她的练习和进步。

    而在练习结束之后,秦放歌就是另外一副面孔,在禽兽和禽兽不如的选择前,他的选择自然毋庸置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