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微言大义!!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微言大义!! (第3/3页)

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

    旋即又说:“君子不会拘泥于形式教条;君子,通才耶!《易经·系辞》有一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象、用。被那万物各自的形象与用途束缚其中,就不能领悟、回归到无形的道体了呀。朝闻道,夕死可矣。”

    “是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在孔子看来,只有悟道,特别是修到天道与本心为一,才有信仰,才有驾驭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才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即便讲应用,也是强调以不变应万变!一旦明道,即阳明先生讲的致良知,则可以持经达变,抱一应万,待人接物事事可为!君子不器,并不是说可以脱离实际,忽略现实,因为‘阴’阳一体,道器不离,悟道总是在器中,悟道后还是在器中运用!”

    ……

    一段一段,有关于君子不器的解释,从书院当中传来。

    柳毅手捧儒家经典,翻开了为政篇那一夜,正对着君子不器这四个字。

    对于书院里那些老先生的解释,柳毅却有些不以为然。

    以他的境界,所思所想,自然有所不同。

    “这些书院老先生虽然学识渊博,可对于‘君子不器’的解释,终究是落了下乘。他们只认为,君子要做通才,要通晓诸多事物,不能局限在一事一物之内。让人既能做水壶,又能做水缸,还要能做饭碗,甚至可以做锄头,做板砖,做桌椅板凳,如此才是通才,如此就君子不器了?”

    一言至此,柳毅面带嘲讽,对着《论语》摇了摇头。

    合上书本之时,柳毅竟是有了一种《论语》一书,不过如此念想,淡然言道:“若为君子,怎能做‘器’,理当做那掌控器具之人才对!君子理当逍遥自在,捭阖,睥睨天下,要将天下万器掌控在手,成为那执器之人,怎能为‘器’?”

    执器二字一出,摆在身前的《论语》微微一颤。

    柳毅眉头一跳,掐指一算,偶有所感。

    他立即翻开眼前《论语》,找到了君子不器那一句,竟是见到了,此句竟然在发光!

    “莫非我所言‘执器’二字,正是这当中‘君子不器’本意?”

    柳毅凝神一看,只见那君子不器四字当中,竟是显现出了一道画面。

    画面当中,孔子与其弟子,正在款款而谈,三千弟子端坐在四方,听候孔子教诲。

    至于所教之言,柳毅一概没有去听。

    只因……

    只因端坐在讲台之上的孔子,身上竟然散发出了一种让他极为熟悉的气息!

    这个孔子,居然是柳毅的熟人!

    柳毅眉头一皱,身形化作一道豪光,飞进了书籍当中。

    满堂‘花’落,三千弟子。

    一个老先生,骨骼奇清,身材伟岸,长得十分另类,与帅气二字毫不沾边,正坐在三千弟子面前,侃侃而谈。

    柳毅步履靠近,直接越过了在场的诸多弟子,坐到了孔子的对面。

    那孔子看了柳毅一眼,令座下弟子拿出了一个蒲团,摆在对面,与柳毅相对而坐。

    “道友有礼了!”

    孔子拱手抱拳,却行了一个修行之士的礼仪,言道:“一量劫之前,大尊决战鸿钧老祖,天下纷‘乱’,洪荒大世界崩离分析,化作了一道道碎片,芸芸众生饱受其苦,我本该殒落,却得大尊之助,活下了‘性’命。我修行的本不是鸿钧老祖的三千大道、八百旁‘门’,在一量劫之前身受重伤之后,正好能痛定思痛,揣摩修行的大义,于是便起了立教的心思……”

    “道友有礼了。”

    柳毅盘膝坐下,从衣袖当中掏出了陆压道人所赠送的美酒,递给前方孔子,言道:“于是,便有了这数千人界当中,无数书生?”

    :又是大章!

    还账完毕。

    对了,你们不要骂我了,我这个作者是逗比,气量狭小,虽然不会对读者朋友发火,但是会生闷气,到时候一旦气出病来,写的就不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