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密谋

    第247章 密谋 (第2/3页)

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虽说几十年来,他大部分都是再做一些有职无权的闲官,但也有一段时间他担任过科考的评考官。

    经过他的手中举的考生还有一些,眼前的这位扬州同知潘大人,就是其中之一。

    于世明跟潘英东拉西扯的,说了一会闲话,才真正说起重点来,也是这次他来见潘英的主要目的。

    “怀庆,老夫蒙皇恩得以致仕回乡,现在看都你将扬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心中甚是欣慰啊!”

    潘英谦虚的说道:“扬州能有此欣欣向荣之景象,全赖皇上的鸿福,和上任万知府的功劳,学生不敢贪功。”

    看到时机成熟,于世明朝身边侍奉的于伯仁暗暗使了个颜色,于伯仁会意后在身后故意长叹了一声。

    说道:“潘大人,扬州虽然被大人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但也有一些人欺压善良,侮辱朝廷命官,大人可要明察啊!”

    “哦!竟有此事?”

    潘英惊讶的问道:“贤弟,请把详情说说。”

    于伯仁应了一声后,就把今日受到李子霄的侮辱,断章取义、添油加醋的诉说了一番。

    然后才“义正言辞”的,说道:“这李子霄本是河南一处屯军将军,卑贱粗鄙的丘八。

    如今竟然敢带领领军士,大摇大摆的进入我扬州境内,嚣张跋扈也就罢了,现在还敢侮辱我父亲。

    我父亲好歹也是致仕的朝廷命官,那姓李的如此羞辱我父亲,简直就是不将当朝文官放在眼里,藐视翰林院。

    如若不依法严惩王法何在,天理何在,日后若是其他武将们也纷纷效仿此人,咱们文官的脸面还往哪放啊!”

    潘英一听,顿时自行在脑中脑补了画面,对于大体事情也就有了一番猜测。

    估计事情绝不像于伯仁说的这样,于家父子这段时间在攀上万家之后,在扬州城内的跋扈,他也是知道的。

    但是于世明终究是他的恩师,他也就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恐怕是之前于家父子招惹到了那位姓李的游击将军,才弄出了矛盾。

    大体猜想到事情是怎么的话后,潘英也是面色一苦,有些为难的,对于伯仁说道:“贤弟,那位护送林知府抵达扬州的李将军,为兄也是知道的。

    他是隶属河南境内,而且还是屯军,是返回金陵省亲的,途经扬州,本府想管也管不了呀。

    就算是要管,那也得是附近的卫所派兵驱逐才行,为兄是有心无力啊!”

    于伯仁一听急了:“潘大人,现在有人在扬州城里猖獗至此,您就不管管吗?”

    “伯仁,退下。”

    一旁的于世明看到自己儿子,越说越离谱,赶忙喝止。

    于世明可不像儿子那样,处世不深,对官府的一系列法纪也不太清楚,。

    但于世明沉浮官海几十年,很清楚的知道,潘英这番话说得没错。

    理论上来讲,身为文官系统的潘英,哪怕是现在身为扬州同知,但对屯军,尤其是异地的屯军,还真没有多大的约束力。

    唯一能名正言顺,对此作出反应的,对付李子霄的,也只有扬州城外的金山卫的屯军。

    毕竟他们的职责就是保卫扬州的安全,可是卫所的屯军并不归地方行政长官管辖,潘英也无法调动一地屯军对付一位三品将军。

    因此现在潘英流露出为难的神色,却也不能说他是在推脱。

    可于世明是谁,这种诬陷别人,网罗罪名的事情,他也没少干,这些都是在为官必学的功课。

    想要对付李子霄,没有罪名,他也能给编造出罪名来。

    看着面露愤恨之色,悻悻后退的于伯仁,潘英还是决心帮助一下于家父子,毕竟他要想在扬州城干下去,脱不开于家和万家的支持。

    潘英想了想,对于世明说道:“恩师,要不这样,学生给金山卫的屯军下个公文,请他们入城,驱逐那些从河南境内过来的士卒,您看如何?”

    于世明明显对于潘英的这种解决办法不满意,他是要报复李子霄,可没想仅仅是驱逐他们离开扬州城这么简单。

    于世明冷哼一声,说道:“本朝法令,一省屯军如无兵部调令不得越界,违者将处以重罚。

    哪怕是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